《玲珑月》
作者:妃止
25160/
內容簡介: 秦皇有女靜作姝,一腳踏入江湖怨,方曉國破家亡源,兒女情長怎為赴?月色玲珑不輕許,人間悲喜掠無數。子不歸,花漸舞,江山雪,美人路,暗笑滄桑人物。江湖凜凜,國家戚戚,權謀朝野,都付之清揚,未婉兮。
序章
秦王政時,其妃鄭夫人為其生得一子,名為扶蘇。
扶蘇自小聰明睿智,深得嬴政喜愛,因此鄭夫人亦頗受寵愛,嬴政揮軍攻打燕國之時便将她帶在身邊。
秦王政二十一年,鄭夫人又懷胎,懷胎十月間,她時常夢得一輪明月,又不似明月,只是紅得似火,卻又不灼灼傷人,因而她便隐說是明月。
同年,嬴政攻下燕都薊l縣,他為之大喜,認為鄭夫人必定會生下一個似明月般美好的人,更是福星高照之人。
臘月十六,醜時中。
鄭夫人生得一女,竟也沒有似生扶蘇時那般疼痛,因此認為其自娘胎中便體恤母親辛苦,必是至孝之人。
其女降生之時,月兒忽然顯得極亮,似是一個太陽,白日時,這月兒竟久久不落去,與太陽齊行,越見火紅。
鄭夫人心中大震,這竟是她夢中所見場景,又細瞧女兒,她的右臂之上竟也有一輪火紅的圓月!
她又聯想到前兩年臘月十六之時,亦如其景,但那日卻是太陽挂于夜,似月許許亮白,與月同行。
當時民間一時傳言不斷——
“天降之物,必有腥風。
此為王相,非有遇見。
需有一人,似月遏之。
如此矣已,天下方靜。”
嬴政聽得此言,找人搜尋民間,未果。
鄭夫人想得這茬,越想越害怕,慌忙偷偷找人問過話,但她不敢說自己夢中之事,亦不敢說自己女兒身上的紅月,只是問了生辰如何。
有人與她說道:“醜時中生人,克父。醜時初生人便是父母雙全,但那時皇上正在外頭等候,而醜時末生人即克母,這小郡主是在醜時中生,醜時末啼哭,若是……若是為保這孩子周全,不如就改作‘醜時末’生罷。”
鄭夫人心中害怕,不得不将這孩子改作“醜時末”生,但嬴政也因此不喜這小郡主,認為其克母,只是鄭夫人堅決,嬴政也沒有辦法,只得依鄭夫人留着。
十六晚的月亮更是圓圓滿滿,微有紅火。
嬴政特又找人算過一卦,算卦之人與他道:“皇上,這小郡主……雖是女兒身,但她卻有男子之情懷,好動好武。”
嬴政聽得這話,甚是不喜。
鄭夫人後又聽得這話,遂将其女兒取名為:靜姝。
靜姝之名源于詩經——“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願其娴靜美麗。
秦王政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又有人報于嬴政:“東方有五鳳鳴于宅,異香聞于庭,此乃王後之命。”
嬴政特又找人搜尋那如鳳女子,想是說來與扶蘇做夫人,卻又未果。
同年,嬴政輕松而滅魏國。
因此嬴政再次認為靜姝是秦國的大福将,與月相競,心中大喜,于是将她封為“競月公主”。
後嬴政相繼滅餘下國家,秦始皇二十六年,六國滅盡,嬴政統一天下,正式建立秦朝,稱“始皇帝”。
靜姝年歲漸長,越發似月兒般可人,但她只有美麗,卻沒有半分娴靜,竟似男子一般,自小生性頑劣,好舞刀弄劍,果如那卦上所言。
因而惹得嬴政又有厭惡之心,後鄭夫人隐其生辰之事也露出來,嬴政知靜姝是“醜時中”生,“克父”之言便傳到了嬴政耳中,嬴政自此之後對靜姝尤為厭惡,便又将她降為“郡主”。
鄭夫人自靜姝出生便是自行照料,不敢與宮中侍女碰得半分,一心只為了靜姝,漸不受寵。
更有嬴政統一天下後,常游歷四方,但求長生不老。
為了尋求不死藥,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物力,無人知曉他為何如此執着。
宮中并沒有人敢過問此事,只是偶爾聽些好事之人說起,說是尋什麽世間奇物,叫做“玲珑刀”和“玲珑珠”的。
靜姝小時膽大,也曾過問鄭夫人——“可真有玲珑刀和玲珑珠麽?”
鄭夫人便急忙捂住她的嘴巴,四下看了一陣,才松開了手,低聲柔和地告訴她:“姝兒,那只不過是個傳說罷了,你切莫再提了。”
靜姝不明,那是她第一次見她的母親如此驚慌失措,心中疑惑,但卻不敢再多言半句。
這的确是一個傳說,一個近百年的傳說。
江湖中傳聞擁有這兩件寶物者則可以稱霸天下、無人能敵、與世長存。
但這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誰也不知這兩樣東西在誰身上,更沒有知曉這究竟是不是真的。
只是秦始皇卻對此深信不疑,差遣徐福、盧生、侯生、韓終等方士四處找尋,因而自己游歷四方,為的正是尋找這兩樣東西,但始終尋找無果。
公子扶蘇偶然提到,卻惹得秦始皇更加不悅,再不敢過問。
秦始皇三十三年,鄭夫人忽感風寒,久治不愈,不幸與世長辭。
她對扶蘇并不擔憂,只可憐她這無人疼惜的女兒,臨死之前都不能安心,便囑咐扶蘇定要照顧好靜姝,定不能讓她吃了半分苦頭,待她長大,為其尋得一門親事,平平安安便是最好了。
鄭夫人逝在秋天,那一年,靜姝還是個未及金釵之年的小姑娘。
扶蘇心哀,他本就極其喜歡這個妹妹,認為她與其他女性大相徑庭,因而也十分疼愛她。
靜姝在宮中本是惹得衆姐妹嫌棄,也不常與她們玩耍,孤獨卻不願低頭,更有甚者,竟顧自在宮中偷練些武學。
鄭夫人在世時,扶蘇常去看望,靜姝也時常跟着哥哥賞讀詩書、研習兵法,兄妹二人常常互相勉勵、感情深厚。
自母親死後,扶蘇便加倍疼愛靜姝,将她接到自己府上去,好生照顧着。
只是他的夫人竟也不喜靜姝的性格,時常與他說道,他心中煩悶,既不願惱自己的夫人,也不願棄自己的妹妹于不顧,于是避而不答,一拖就是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