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章節

帝钰常清 — 第 7 章 章節


領命!”

吳師爺說罷,便帶着衆多衙役,慌慌張張的走了。長寧看着吳師爺一行人走遠,轉身看着帶他們四人進來的那人,道:

“你去讓你的人進到城裏來,把這個消息放出去,逃難的,可以回家了。”

那人磕頭千恩萬謝以後,就去張羅去了,待他走後,長寧帶着永安,文英傑,趙越三人走進衙內,各自找了個房間,住了下來。

翌日,長寧在衙門內聽着百姓對劉輝的控訴,堂內挂着的明鏡高懸的牌匾,甚是刺眼,這時一衙役慌張進來,

“大人,伏牛山的人到縣衙門口了。”

長寧點點頭,看向永安,:

“永安,你們去看看。”

永安三人聽罷。就跟着衙役出去了。過一會兒,打鬥聲響起,長寧聽完最後一位百姓的話後,點了點頭,道:

“各位父老鄉親,我定給你們公道。我們先去看看這個所謂的二當家!”

然後站起來,帶着百姓,向縣衙門口走去,百姓有着欽差大臣領路,自然不害怕。

走到縣衙門口,見永安三人站在門口,百十山賊站在對面。正中是一個約莫和長寧一樣大的青年,一副書生模樣,旁邊就是昨日逃跑的胖子,永安見長寧出來,走到長寧身邊,道:

“長寧哥,這中間的就是他們的二當家,身手不凡,我剛才和他交手,沒讨到好處。”

長寧點點頭,走到最前面,看着二當家,二當家也看着長寧,良久,二人異口同聲,道:

“我好像在哪裏見過你。”

二當家一愣,一拱手,又道:

“敢問兄臺姓甚名誰。”

長寧回道:

“李長寧。”

“是你!”

百姓們吃驚了,朝堂之上,姓其他的都行,無非就是大官而已,但是姓李,身為錦朝百姓可不能不知道,神威王李平天可是當年陛下親自封王,賜李姓,公告天下,整個錦朝能姓李的,只有神威王府!

二當家露出欣喜的深情,看向身邊的胖子。

“蠻牛,快讓弟兄們把刀放下,這自己人!”

蠻牛一懵,

“二哥,自己人?”

二當家不理蠻牛的話,走到長寧面前,

“長寧哥,是我呀,我楚清秋!”

“楚清秋?”

長寧一時半會沒有想起,這時永安道:

“楚清秋?是銘山腳下那個楚清秋?”

“對對對!就是我呀”

長寧也想起來:

“原來是你。”

長寧和永安在銘山學藝時,十二歲在山下救過一個少年,正是楚清秋,那時楚清秋被一只老盯住,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寧和永安見狀,就前去幫助楚清秋,之後引得武凡出手,擊退老虎,帶着三人返回山上,楚清秋住了一個月,和長寧二人也是度過一段開心的時間,他父親尋來,謝過武凡之後,就把他接走了。但是這三人打老虎的經歷,楚清秋一直沒忘。

這時楚清秋看向蠻牛,道:

“蠻牛,快過來,記得我給你說過但你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們伏牛山的大當家麽?這位就是呀”

蠻牛雖然疑惑,但對楚清秋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于是對着長寧抱拳:

“蠻牛見過大哥!”

楚清秋又指了指永安:

“這你永安哥。”

蠻牛又向永安抱拳:

“永安哥!”

長寧懵了,永安也懵了,百姓更是懵了,長寧看着楚清秋,道:

“我什麽時候成你伏牛山的大哥了?”

楚清秋道:

“長寧哥,你以前救過我一命,正所謂救命之恩當以身相許!嗯……我畢竟是男兒身,以身相許你怕不會接受,所以,以後你就是我大哥!一句長寧哥,一輩子長寧哥!以後小弟楚清秋就唯你馬首是瞻!”

長寧一陣無語:

“馬首是瞻先不說,你這欺壓百姓,可不是應該做的。”

“沒啊,這些都是蠻牛做的,我也沒叫他去做,可他自己要去做,是吧蠻牛?”

蠻牛聽楚清秋這樣一說,那委屈,但是又不能戳破楚清秋,于是道:

“是啊大哥,欺壓百姓都是我做的,二哥不知道”

長寧哪裏不知道楚清秋在說胡話,但是以前一起生活雖然只有一個月,但是楚清秋表現出來的态度卻不像有假,于是道:

“這天下山賊千千萬萬,你們做這山賊可以,但是以後不得為非作歹。”

蠻牛一撇嘴:

“那這以後的日子要怎麽過呀……”

長寧一想,道:

“開荒種地!下山和老百姓交換所需要的”

“這豈不是和百姓一樣了?”

長寧一笑:

“爾等終究是百姓。”

壹第八回

楚清秋點點頭:

“長寧哥,哪裏需要那麽麻煩!”

說罷,轉頭看向伏牛山衆多山賊,道:

“弟兄們,從今日起我們伏牛山就解散了!正好這個縣城跑了許多人,你等就來填補這裏的人數,下山入縣,當平民百姓,”

蠻牛已經習慣了劫掠的生活,突然聽楚清秋這樣一說,吓得不輕,道:

“二哥,這樣弟兄們生活不下去嘛。”

楚清秋想了想哈哈一笑,道:

“蠻牛,開玩笑了,我怎麽舍得我這一群弟兄?我們還留在山寨”

蠻牛這才松了一口氣。

然後楚清秋看着長寧,面色一正,道:

“雖然我很想跟着長寧哥,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不能離開豫州,所以,我就留在山寨,長寧哥有用到我的地方,自當第一時間到達!”

長寧點點頭,楚清秋看向身後的百姓,道:

“鄉親們,以後伏牛山不會再打劫你們,只希望以後你們能同等看待我伏牛山的人”

百姓一聽,對着楚清秋道:

“你當着欽差大人當然可以這樣說,待欽差大人走了以後,你又打劫怎麽辦?”

楚清秋道:

“我楚清秋雖身為山賊,卻也是堂堂七尺男兒,言出必行!”

百姓還在猶豫,長寧看了看,道:

“鄉親們,長寧在這裏替他做個擔保,以前我同清秋生活一段時間,知道他本性不壞”

百姓一聽長寧這樣說,紛紛到:

“既然大人都這樣說,那就好吧”

這時長寧看向蠻牛:

“蠻牛,讓你的弟兄們幫助鄉親們重建家園”

蠻牛一時不快:

“大哥,這不止是我的弟兄們,還是你的弟兄們,你可是我伏牛山的大哥”

長寧一笑,這個蠻牛還蠻讨人喜歡,于是點點頭,道:

“弟兄們,幫助鄉親們重建家園吧。”

衆多山賊,道:

“是!大哥”

這一聲大哥,他們可是叫的心服口服,長寧當了他們的大哥,就意味着,背後多了一個大靠山,他們怎麽可能不情願?

衆山賊說罷,同百姓走了,待衆人走了以後,只剩下了長寧,永安,文英傑,趙越,楚清秋五人,長寧轉身,向衙門裏去,衆人也跟着,長寧來到衙門裏,坐在文案桌前,提筆寫了上報的文書,其餘四人靜靜等在一旁,寫好以後,長寧遞給永安:

“永安,快馬加鞭,送去帝京”

永安點點頭,接過以後,就出發了。這時,吳師爺進來,恭敬的道:

“大人,昨日我已命衙役開倉放糧,還留在縣城的幾千百姓已經全部安置妥當,”

長寧點點頭,道:

“如此甚好,你今日把消息放出去,讓流離失所的鄉親們回來。”

吳師爺領命以後,長寧默默道:

“接下來,只需靜靜等待流落他鄉的鄉親們回來了。”

翌日,閑來無事,長寧就在衙門內院裏背對院門,彈起琴來,過了一會兒,文英傑和趙越進來,趙越手裏端着一壺茶,到長寧背後站定,二人都沒有打擾他,待長寧一曲《高山流水》奏畢,文英傑拍着手,道:

“好!好!好!長寧兄博學多才,這一首曲子直叫人身臨其境!”

長寧站起來,轉過身看向二人,道:

“英傑兄謬贊了,這琴技,難登大雅之堂”

文英傑道:

“長寧兄這是自謙了。”

這時,趙越憨厚一笑,倒了一杯茶水給長寧,道:

“少爺,你喝茶。”

長寧接過茶,疑惑了一下,趙越摸摸頭道:

“俺爹說了。長寧少爺以後就是俺的少爺了,俺要保護少爺的周全。”

長寧無奈的搖搖頭,道:

“這個福伯……”

轉而一想,福伯的兒子叫自己一聲少爺也不是不可,于是道:

“以後你就和永安一樣,叫我長寧吧。”

趙越嘿嘿一笑,沒有應長寧這句話,只點點頭,這時文英傑道:

“長寧兄,楚兄讓我告訴你一聲,他回伏牛山一趟。”

長寧點點頭,道:

“好……”

半月後,神威王府前,永安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終是趕到帝京,一下馬,永安就沖進王府,路上攔住一個侍衛,問道:

“王爺在府上嗎?”

侍衛回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