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這些人都想看看公主的真容呢。”
玑璇回道:
“那可不管,算了,坐着等一等長寧公子吧,說罷,走到桌邊,自己蓋上了蓋頭。”
蓋好以後,小芹替玑璇整理着蓋頭,玑璇道:
“小芹,你說王爺和長寧母親好不好相處啊?到時候不好相處怎麽辦呢?他們不待見我,那豈不是讓長寧公子進退兩難啊。”
小芹哈哈一笑,道:
“公主你多慮了,奴婢已經打聽過了,王爺和王妃待人超好的,你不必為此憂慮啦。”
“你說我來這麽遠的地方,父王母後王兄都不能來參加我的婚事,也是遺憾。”
“公主別想了,你是來錦朝和親的,就應該随了錦朝的禮數,這不還有小芹陪你來錦朝嗎?”
玑璇反手拉住小芹的手,道:
“小芹啊,待得此次事畢,回明國探親之時,你便找個好人家嫁了吧,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該嫁人了。”
“不,公主在哪裏奴婢就在哪裏,奴婢可不願意和公主分開。”
“傻小芹,你一輩子都不嫁人了,你爹娘可得修理你。”
小芹道:
“奴婢可不怕,奴婢有月錢能養活弟弟,得等到奴婢弟弟成家了,奴婢再考慮自己的事,所以不急着嫁人啦。”
“好吧,以後可別哭着喊着說自己老了,不耐看,嫁不出去了。”
“才不會嘞……”
話音剛落,錦京客棧外便響起迎親的樂曲,和鞭炮聲,玑璇聽到這,知是花轎到了,急忙起身坐回床邊,等着長寧進門,小芹則是出了門去。
隊伍行至錦京客棧門外。門口的百姓自覺的讓開一條路,長寧下馬,永安文英傑在前面開路,趙越走在長寧後面,進門便見到桌上九杯酒,小芹下樓來,道:
“長寧公子,這第一關嘛,公主說了,喝完這九杯酒,才能跨火盆。”
長寧點點頭,理了理胸口的大紅花,哈哈一笑,道
“我一人喝?”
“正是。”
“好。”
說罷,便拿起桌上杯子,一杯一杯一口飲下。
喝完以後,小芹揮揮手,禁衛軍拿來了一火盆子。長寧見狀,對着禁衛軍調笑道:
“你們是我錦朝的士兵,怎的去了女方家。”
士兵作揖,道:
“回李将軍,陛下說了,我等這幾日就是明國送親隊伍的人,得依着明國公主的意思,還望李将軍見諒。”
“罷了罷了……”
柒第四回
“這是應該的,玑璇公主接來帝京,家眷只帶了數十人,需得錦朝替玑璇公主出夠人數。”
說罷,長寧也不拖拉,提步就從火盆上跨了過去,跨完火盆,長寧對着小芹道:
“小芹,現在可以上樓了嗎?”
“長寧公子還有一關……”
“你且放馬過來。”
小芹又是拍拍手,侍衛又端出一凳子,放在了錦京客棧門口,小芹一笑,道:
“長寧公子,你得站在凳子上告訴錦朝百姓,你今日娶玑璇公主,得一輩子對她好。”
“這……”
長寧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文英傑趙越永安三人也不知如何是好。思慮片刻,長寧走到凳子邊,拿起凳子,端至屋外,正對着錦京客棧放好,站了上去,文英傑永安急忙替長寧穩住凳子。長寧對着錦京客棧樓上大聲道:
“玑璇!……玑璇!……”
見沒人應,長寧又道:
“玑璇!……玑璇!……”
屋內玑璇聽到長寧叫她,從屋內行至樓上寬敞處。長寧見玑璇出來,道:
“玑璇姑娘,相遇至今,不必多說太多,跟我回李家。如今,李長寧當着父老鄉親的面,承諾,我會一輩子對你好,呵護你,如有違反,五雷……”
不待長寧說完五雷轟頂,玑璇急忙出聲打斷了他的話,道:
“長寧公子!……”
百姓們無一不道:
“玑璇公主答應他……玑璇公主答應他……”
“玑璇公主答應他……”
……
玑璇頓了頓,眼中帶淚,道:
“長寧公子。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好!”
說罷長寧下凳子,急忙往樓上奔去,待得行至玑璇身旁,伸手,道:
“走吧,我們回家。”
玑璇正準備伸手。小芹和永安三人站在樓下,小芹沖着上面道:
“長寧公子,你得把我家公主背下來。對不對啊鄉親們?”
“對!得把公主背下來。”
“背下來!……”
永安一時間也被氣氛帶動,道:
“寧哥兒,背下來!”
文英傑趙越也是同着百姓們喊着背下來。
長寧聽罷,轉身,蹲下,道:
“上來吧,”
玑璇在蓋頭下的俏臉一紅,慢慢的趴在了長寧背上。
長寧起身,背着玑璇,慢慢下樓,行至樓下,小芹迎上來,又道:
“長寧公子,你把我家公主背下來了,你還得背着公主在百姓們面前正轉三圈,逆轉三圈,上花轎才作數。”
玑璇急忙道:
“小芹,不可欺負長寧公子……”
“好啊公主,都還沒過門呢,就替長寧公子說話……”
長寧微微一笑,道:
“得了得了,可莫要激将法,我轉就是了。”
說罷,背着玑璇正三圈轉了轉,又是逆三圈轉了轉,再往花轎前行去,玑璇不重,但如此折騰,長寧額間也透出汗水,玑璇見狀,拿起挽着長寧脖子的手,挽了挽衣袖,替長寧擦了擦。待得行至花轎前,長寧蹲下身,玑璇緩緩下了長寧的背,王府的轎夫将轎子傾斜,讓玑璇坐了進去,轎子簾子一蓋,長寧上馬,永安高聲道:
“起轎!”
轎夫擡起轎子,跟着長寧,往王府行去。
在錦京客棧折騰良久,天快要大亮了。王府門口更是張燈結彩。兩個大大的喜字貼在王府門上,門口石獅子也挂了紅花,石獅子旁,站着福伯孫蓉,望着街道,翹首以盼,待得長寧的迎親隊伍往王府行來,福伯立即吩咐下人放炮仗,三聲炮仗響畢,隊伍已行至王府跟前,長寧下馬,福伯道:
“長寧,三位老祖宗已經到了。”
長寧聽罷,一喜,道:
“福伯,外祖父,外祖母,祖父來了?如何來的?”
福伯點點頭,道:
“月前你去明國接親時,王爺派扶桑和長孝去徐州接三位老祖宗,這剛到不久。”
長寧啞然,接親回帝京也有十幾天了,自己居然沒發現扶桑和長兄不在王府,若是福伯不說,長寧到現在還不知……
“長寧疏忽了,盡然忘了接來老祖宗。”
福伯笑了笑,道:
“怪不得你,這成婚之事,你也沒經驗,難免會有些不足之處……你快些進去吧,老祖宗可是嚷着要見你,可等久了。”
“是”
說罷,長寧回身,走到轎子旁,道:
“玑璇姑娘,到了……”
轎子裏的玑璇也聽到了長寧和福伯的談話,雖然等了如此久,但玑璇心裏沒有一絲不快,甚至還有些歡喜,長寧老祖宗都到了,證明王府對待這個他這個二媳婦也是很在意的……小芹已經掀起了轎子簾子,玑璇躬身出了轎子,長寧走在前面進了王府,玑璇跟在後面,福伯迎來了花轎,接下來,就等着賓客到來了。
長寧進入正廳,通往正廳的直路上已經擺了二十多張桌子。蘇南洛執已經到了,随着兩人來的,還有蘇禦寒蘇柔,洛延華洛潇雅,今日李平天也坐了右下坐,正廳上座坐了兩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右上坐的老人和李平天有着八分相似,而左上坐的老人和背後站着的老夫人與周琳有着八分相似。李平天對面邊坐着蘇南,錦朝文武百官,能和李平天平起平坐的官員唯有蘇南,蘇南旁坐着洛執,周琳站在李平天身後,李長孝和扶桑王玉兒站在周琳身後。洛延華等晚輩站在了洛執身後。
長寧遠遠的,邊見到正廳裏的衆人,停下腳步,回首吩咐了永安幾句,永安點點頭,帶着玑璇和小芹從正廳左邊往長寧的小院行去,畢竟長寧和玑璇還未拜堂。待得永安三人走後,長寧這才加快腳步往正廳行去,左手老人見直道上那紅衣男子行來,即使多年未見,也認出了那人,對着李平天道:
“平天,那可是寧兒?”
李平天此時正和蘇南說着話,聽到老人的話,李平天轉頭往直道上看去,見是長寧,起身,回首對着老人道:
“啓禀父親,岳父岳母,是寧兒。”
此人便是李平天的父親,李家老祖宗。而正廳右邊,便是周家的兩位老祖宗。
周老祖宗和周老夫人聽到李平天的回話,也急忙看去,見那身影也是開心的緊。周老祖宗道:
“這三個孫兒,孝兒和扶桑丫頭我們三個老東西倒是見得多。今日可總算見到這二孫兒了。”
周老夫人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