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章節

帝钰常清 — 第 39 章 章節


罷,把提壺放桌上,左手的風車遞到蘇柔面前,道:

“柔兒,為父還給買了一風車。”

“父親,蘇柔早已不是孩提了,怎的還買這風車給女兒。”

蘇南道:

“你母親走的早,為父也不知你喜歡什麽。”

蘇柔雖這樣說,但蘇柔還是接過蘇南手中的風車,道:

“謝謝父親,女兒還是很喜歡的。”

“喜歡就好。”

頓了頓,道:

“你和扶桑吃油茶吧,為父回房去更衣。”

蘇柔點點頭,蘇南便出了蘇柔房門。

待得蘇南走後,蘇柔對着門口侍女道:

“清兒,去拿兩湯碗兩勺子來。”

“是”

清兒拿來了湯碗,放桌上,拿起提壺,倒了兩碗油茶,放好提壺,退至一旁。

蘇柔将手中風車放于桌上,端了一碗油茶給扶桑,道:

“不知扶桑妹妹愛不愛吃,試試吧。”

扶桑接過油茶,勺了一勺吃了一口,道:

“挺好吃的,以前二……以前父親帶我去帝京,都不給我買這些,現在吃來,也覺得挺好吃的。”

扶桑本是說二哥,不過想到蘇柔也許不願聽,于是改口說了父親。

“妹妹不用如此小心不提長寧哥哥,姐姐真的沒事的。”

扶桑尴尬,道:

“扶桑知道,不過,不聽見我那壞透了的二哥名字,姐姐總歸好許多吧。”

蘇柔道:

“長寧哥哥把我當做和扶桑一樣的妹妹,對我也很好很好,從小到大也都照顧我,如今長寧哥哥有自己的幸福,蘇柔是真的開心。”

“哎呀,柔兒姐姐,不說這個啦。”

又喝了一口油茶,扶桑道:

“柔兒姐姐不是會刺繡嗎?待會兒能教教扶桑嗎?”

蘇柔聞言,眼眉一擡,道:

“扶桑小妹往日不是都不喜這些小女兒家的東西,怎的今日想着學習刺繡?”

扶桑哈哈一笑,道:

“都說女兒家應該會這些東西,正巧柔兒姐姐會,如今扶桑也想學學。”

“好呀,只要妹妹願意,待會啊,便教予妹妹。”

……

油茶吃完,還剩許多,蘇柔吩咐清兒拿給蘇禦寒之後,便帶着扶桑去了書房旁的一間房,進入門內,大大小小的刺繡挂了一屋的牆,蘇柔去收拾屋裏的刺繡,扶桑就背着手,看着牆上的一幅幅刺繡,有荷花,有百鳥,有菊花……待得扶桑看到放在架子上還未繡完的一副刺繡時,兩眼瞪的老大,道:

“柔兒姐姐,這副刺繡……”

蘇柔回身,走過去,看了看刺繡,臉頰一紅,急忙把刺繡卷起來,道:

“沒啥啦,這刺繡還未繡完呢,妹妹別看啦……”

說罷便拿着卷起來的刺繡放在桌案最下面。

“噢噢噢。”

扶桑見到那副刺繡,也不願多問,因為那繡的就是身穿銀白盔甲,騎着白馬的人,雖然還未繡完,但不用多想,繡的自然她二哥長寧。

蘇柔拿起兩張繡布,對着扶桑道:

“扶桑小妹,快過來呀。”

扶桑應聲回神,道:

“噢……好的……來啦。”

說罷,扶桑走過去坐在蘇柔一旁,蘇柔把繡布遞給扶桑,道:

“繡布呢,要架子架好,手要這樣拿針……”

……

待得扶桑回府上時見周琳也恰好回府上,扶桑站在府門口等着周琳,周琳下轎子,扶桑道:

“母妃……”

周琳應聲回首,見是扶桑,道:

“怎的你一人,阿七香兒呢?”

“扶桑今日去見柔兒姐姐,不想帶着阿七香兒。”

周琳走近,道:

“這樣可不好,帶着阿七香兒安全些呀。你不是小孩子了,可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

扶桑上去挽着周琳的手臂,道:

“好哦母妃,扶桑知道啦。”

寵溺的看了扶桑一眼,周琳道:

“走吧,進去吧。”

說罷,扶桑周琳走前面,孫蓉跟在後面。

進入內堂,見長寧,長寧對周琳一禮,道:

“母妃扶桑,今日去哪了?”

周琳回道:

“今兒個和你蓉姨去帝京買了點貨物。”

扶桑沒回長寧的話,扭頭哼了一聲,道:

“扶桑不想和你講話……”

說罷,對着周琳道:

“母妃,扶桑先回房了。”

放開周琳的手,一禮,便向着她的小院行去。

長寧看着扶桑的背影,一頭霧水,問周琳,道:

“母妃,扶桑這是怎的了?”

周琳道:

“今日扶桑去了相府,陪了陪柔兒……”

頓了頓,嘆了口氣道:

“你也知道扶桑和柔兒自小交好,你如今不娶柔兒,扶桑心裏有氣。便說了這些話”

長寧點點頭,也不知說什麽好,周琳又道:

“寧兒,你也不用太自責,這些事,待得扶桑嫁人時,就會明白了。”

長寧點點頭,不回話了,給周琳再一禮,徑直往自己小院行去。

周琳見長寧走了,也是嘆了口氣,轉頭道:

“蓉嬸,你也去休息了吧……”

蓉嬸點點頭,道:

“好的夫人。”

說罷,也是離去……

陸第三回

翌日

禮部貼出了告示,神威王府李長寧,将于兩月之後的月十五成婚……

此時長寧和永安二人,已經啓程,前往荊州,接來永安父母。永安盡孝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長寧成婚時,長寧想讓永安父母也參加。畢竟長寧和永安情同手足。同一時間,文英傑和趙越,也去了豫州,告知文昌長寧成婚。

一路上,永安歸心似箭,開心的緊,因長寧除了小時候和李平天去荊州問永安父母要永安回帝京時去了一次,便再也沒到過荊州。永安便一路上給長寧說着荊州好玩的地方,有趣的事情。

長寧見永安這樣,也是開心的緊,樂的聽永安的講解。永安家在荊州南郡,緊靠晉國的一個小村裏,長寧依稀記得,村外有一條大黑狗,剛去的時候,長寧吓得不輕,躲在李平天背後,抱着李平天大腿,永安給走過去,大黑狗搖頭擺尾,永安伸手摸了摸大黑狗的頭,沖着長寧道:

“長寧,你快過來,它可乖了……”

李平天看着腿邊的長寧,笑道:

“寧兒,你可是大丈夫,可不能怕了它,去吧……”

長寧聞言,搖搖頭,道:

“爹爹,它太大了,長寧不敢過去……”

李平天帶着長寧,走過去,伸手,摸了摸大黑狗的頭,然後對長寧道:

“你看,它不會咬你的,摸摸看”

長寧見罷,慢慢的伸手過去,摸着大黑狗的頭,見它真的不咬人,于是便大膽了起來……

……

長寧永安走走停停過了半月,終是到達了南郡南部,走了好些山路,才見到那座小山村。

物是人非,如今長寧再度來到這小山村,村口那只大黑狗早已不在了,下馬,長寧永安把馬放在村口,永安帶着長寧進村,鄉親們見永安回來,道:

“蛋蛋回來啦?”

聽到蛋蛋二字,長寧也不驚訝,永安小名叫蛋蛋,早在第一次來這裏的時候,長寧便知道了。

永安一邊往家裏走一邊給鄉親們打招呼,還給長寧介紹:

“長寧哥,這位呢是王伯伯……這位呢,是何伯伯,那位呢……”

一路上各種伯伯嬸嬸介紹了二三十個,長寧也沒記住幾個,永安說是誰,長寧就叫什麽,就這樣來到了村最裏頭的一間土房,這土房長寧記得,便是永安家。

永安推門而入,道:

“阿爹,阿娘,蛋蛋回來啦。”

見沒人,永安又推開裏屋的門,也不見父母的身影,這時,屋外站着一杵着拐杖的佝偻老婦,朝着永安家裏道:

“是蛋蛋回來了麽?”

聽到這個聲音,永安一喜,帶着長寧走出房門,扶着老婦,道:

“王阿婆,是蛋蛋回來了。”

然後對着長寧道:

“寧哥兒,這是王伯伯的母親,王阿婆,小時候,王阿婆對我最好了……”

長寧點點頭,對着阿婆一作揖,道:

“王阿婆,長寧有禮了。”

王阿婆聞聲擡起頭來看着長寧,道:

“好孩子,好孩子……”

然後對着永安道:

“蛋蛋,你阿爹阿娘去山上耕地去了,不在家裏。”

永安道:

“王阿婆,我扶着你先到我家裏坐坐,我去山上找找阿爹阿娘。”

王阿婆擺擺手,道:

“別了別了,你快去吧,阿婆自己還是能走的動的……”

說罷,王阿婆杵着拐杖,搖搖晃晃的往村口走去。

見王阿婆走遠,永安對長寧道:

“寧哥兒,你是在家裏坐坐還是……”

“走吧,去山上看看,坐着等你爹娘成何體統。”

說罷,永安點點頭,帶着長寧出後村,從一條鄉間小路往山上走去。

約麽走了一個多時辰,翻過了一座山,從半山腰才看到地裏有一男一女忙碌的身影,此時長寧額頭已經冒出了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