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後我就一直在計劃怎麽讓婉妃重見天日,不是我太過自信,而是人類太過感性,從她們的言談之中就知道她們一直在關心後宮所發生的事,再說了,當年她們是被迫與佛相伴,果然當我再次夜訪寧和宮時,她們很高興的應允了我。
于是我在宮中散播謠言,說太後若是六十大壽不重新掌管後宮,羅烜國必将迎來一場大災難。我還叫無的人刻制了一塊大石碑,在城西五十公裏處制造天降石碑的假象。在石碑降落之時,我還特地呼喚了一大群烏鴉,在皇宮中盤旋。
果然很快城中百姓都跪到宮牆門前,百官跪在寧和宮求太後重掌後宮,太後順其自然就出來了,皇後即便多麽不情願也要将鳳印還給太後。更奇的是,太後一出,所有都烏鴉散去了,而城西那塊石碑也憑空消失了。
所有人都确定了這個謠言的真實性,這也從側面增加的太後的威信,畢竟太後這麽多年不曾管理後宮之事,我只怕有名無實,所以必須做足了戲,讓那些牆頭草的人靠向太後。結果似乎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誰讓這是一個相信迷信的社會呢。
百官退去之後,立刻有一大批的物品送進寧和宮,太後需盛裝打扮接受衆位妃子的朝拜。
“太後娘娘打扮起來,還是那樣美麗,那樣迷人。”
“也只有小祥子你啊才會這樣誇哀家呢。”
“小祥子不敢欺瞞太後。”
“這麽多年沒出來主事,只怕有些生分了。”
“太後不必擔心,您現在身居後宮之首,衆人誠服,不敢造次。”
“只怕她們明着不敢,背後就不知道幹了什麽,你我都在宮中幾十年了,對宮中你争我鬥看的還不少嗎?”
“小祥子這些年也認了不少幹兒子,太後到時候給他們安排一些職務,也方便了解各宮情況。”
“還是你想的周到,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是。”
“皇上身邊的小貴子,你可熟悉。”
“奴才曾經探過他的口風,他明是皇後的人,其實對皇上一直都非常忠心,他很想有機會能特皇上做點什麽。”
“好,你找個機會跟他接觸一下,了解一下皇上近幾年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奴才遵旨。”
“她們都到了吧,已經在外後旨,宣她們進來。”
“是。”
“太後娘娘有請各位娘娘觐見。”
“臣媳叩見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以皇後為首的妃子齊聲說道。
“免禮,平身。”
“謝母後。”
“哀家這些年吃齋念佛,本想與佛主共度餘生,但神有意要哀家出來主事,為我羅烜國賜福,哀家決不敢怠慢。”
“太後聖明。”
“你們之中,有些哀家曾經熟識,有些從未見面,以後還希望你們多多來寧和宮坐坐,陪哀家聊聊天,解解悶。”
“臣媳遵旨。”
“好了,今天就到這吧,皇後,你先留下,其他人先退下吧。”
“是。”
“皇後,哀家将你的權力奪走,你是否怪哀家?”
“臣媳不敢,這鳳印本就是您在二十年前傳給我的。”
“難得你那麽善解人意,哀家要謝謝你,這些年不辭辛苦的照顧皇上和兩位皇子。”
“這是臣媳份內的事。”
“這後宮中之事哀家已經多年不管,不甚熟悉,暫時還是由你主事吧。”
“臣媳不敢。”
“那這樣吧,鳳印留在我這,這宮中雜事依然由你管,如果你遇到你認為必須由我管的事情,就交由我吧。”
“遵旨。”
“很久沒被那麽多人吵過了,哀家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
“臣媳告退。”
“太後,你為什麽讓皇後管宮中之事啊?”
“如果我一下将權力收回,宮中有很多人不服氣,皇後也會有很強烈的反抗情緒,我現在還不适合與她為敵。”
“可這宮中,明明就是您最大啊。”
“你啊,還要多多學習,道行不夠深呀。”
“奴才比起太後,那是差太遠了。”
“你啊,就會哄哀家開心,婉妃這些天還好嗎?”
“我已将娘娘藏于暗室之中。”
“你且小心,這寧和宮很快會增加許多下人,其中肯定不乏各宮的眼線,千萬不要被她們盯着,不然我們要做的就會前功盡棄。”
“奴才會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