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獸性 (1)

嬌寵小王妃 — 第 61 章 獸性 (1)


“慈兒, 你到底想做什麽?”

信王已經很少拿如此嚴肅的目光看她。

可溫慈絲毫不懼,她甚至又貼近了信王一份,一手搭上他的左腿, 柔軟的唇瓣輕輕碰上他的,清冷的眼直直看見他的眼底, 聲音幾不可聞:“妾身不想做什麽, 妾身只想報仇,只想活着、和您好好活着。”

說着她的手滑到他的膝頭, 那裏空蕩蕩的,坎坷不平, 她溫柔撫摸,信王下意識挺直了背脊, 不由自主咬緊了牙關, 沉默地看着她, 她毫不回避的與他對視:“可是現實是什麽,難道您不應該比妾身更清楚麽?您的斷腿、先王妃的早逝、南越的身體, 等等等等, 一切都是巧合麽?”

兩人耳鬓厮磨, 呼吸相聞, 唇齒相依,眼裏卻都冷靜之極。

“妾身當年不過一孩童,妾身的外家不過一讀書人家, 那李家比我們強, 比我們位高,便能肆無忌憚的踐踏妾身親人的性命;您呢?您即使貴為王爺,可又如何呢?您殘了、您的妻子沒了、您的兒子病弱,妾身在嫁給您之前, 您甚至險些沒了。這都是因為什麽?”

溫慈的眼底升起一股幽冷不忿的怒火:“妾身從不主動傷人、妾身的親人們也都是平易近人璞玉渾金的人物,可他們照樣沒有好下場!您身負不世之功,他們本該對您感恩戴德,可結果呢,卻要害死您!王爺,您告訴妾身,有這般的豺狼虎豹在側,咱們如何一世安穩?”

她急促地呼吸噴灑在他的臉上,眼裏慢慢染上血色,她不甘、憤怒、漸漸猙獰……信王突然就想起剛成親的那個晚上,她羞怯又直白地說‘敬佩他’‘要保護他’。初始她是那樣的嬌怯溫柔,可怎的就變成了如今的模樣——仿佛換了一個充滿仇恨的憤世嫉俗的靈魂。

他曾說要護着她,可到底沒能護住,叫她心底的野獸跑了出來。

信王的手溫柔的撫過她的眼睛,溫慈下意識閉上眼,信王低頭,在她眼皮上輕輕一吻,然後将她攬進懷裏,嘴唇抵上她的耳朵,輕聲道:“乖慈兒,你不必與我說這些,我說過的,你想做什麽我都會支持你,無論什麽。”最後幾個字尤其緩慢而鄭重。

溫慈乖乖在他懷裏閉上眼睛,心頭最大的石頭落了地。她如今什麽都不懼,只怕信王怕了她、厭惡她,不再幫着她,有了他這番話,溫慈便再無顧忌。

同樣的,也再沒有什麽能阻擋她。

她緊緊抓住信王的衣裳,在他懷裏漸漸平靜。

姜蟬頭七當日,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溫慈近來一直睡不安穩,頭天晚上更是久久不曾入眠,只在早上天蒙蒙亮時眯了半刻,之後就起床準備。

她臉色有些蒼白,瞧着有幾分虛弱。信王不由凝眉:“讓太醫來給你看看。”

溫慈搖了搖頭:“您別擔心,妾身沒事的,只是沒睡好罷了,等把婵兒送去普樂寺安置好,回來妾身會好好歇一歇,到時就好了。”

信王不甚贊同,溫慈拉着他的手晃了晃:“王爺,妾身不想錯過時辰,妾身想好好的送她走。”

信王無奈,“可我不放心,這樣吧,我叫人把太醫請來候着,等結束了叫他給你看看。”

溫慈不好一直拒絕,便都應下了。

姜蟬的靈位被從側門迎了出去,之前傷害了他的人全部被處決了。因為不便表明身份,溫慈只能以她幹妹妹的名義将葬禮辦得隆重些。

她和信王坐在馬車上跟在後面,等看到那輛裝着七人頭顱的青布馬車時,溫慈突然道:“王爺,那兩個孩子您都放了對不對?”

當日溫慈下令處決了兩個孩子,信王卻找借口讓帶下去處理。後來便一直沒什麽音信。

信王看她:“是啊,放了。”

溫慈沒有說話,信王道:“你要殺他們無可厚非,可你當時被痛苦和仇恨沖昏了理智,心中只剩殺戮。但我了解的慈兒卻不是這樣的人,我想等你之後冷靜下來,或許會後悔對那兩個孩子動了手,因而,便叫人放了。不過你放心,我已安排好了後續,不會有多餘的麻煩。”

溫慈不知道該說什麽,她當時的确是有理由殺那兩個孩子的,便是如今,她想着慘死的姜蟬心中那股恨意也不曾消失,可就如信王所說,她不确定未來會不會後悔如今的決定。

信王卻替她想到了多年以後。

她輕聲道謝,信王卻只摸了摸她的臉頰笑了笑。

到了普樂寺,溫慈把姜蟬和姜姨娘安置在一起,又請了寺裏的高僧做七十九日法事,她聽了一場,之後又單獨與她們呆了半晌,便回去了。

上馬車時,想到從此後她的身邊再不會有一個倔強又黏着她的寶蟬出現,便覺得心裏憋悶的難受。

信王見她臉色十分難看,便将她抱進了懷裏,之後一路上她都沉默不語,回到王府時依然倚在他懷裏。

直到馬車停下,溫慈才擡起頭來,信王見她臉上白得厲害,忙叫蔡嬷嬷寶湘上前服侍,誰知下馬車時溫慈眼前一黑,險些一頭栽倒下去。

衆人大驚,好在寶湘在後面一把抱住了她,兩人一起摔在了車座上,瞧着倒沒什麽大礙,信王在後面看着都驚出一身冷汗。蔡嬷嬷忙上前攙扶,卻發現溫慈已經暈了過去,頓時大驚,信王也是臉色一變,忙吩咐将她擡進府裏,又讓人請太醫。

溫慈醒來已是第二日早上。

她睜開眼睛就見信王溫柔的看着她,眼裏卻有笑意。

她有些疑惑:“王爺?妾身是怎麽了?”

信王扶着她坐起,拿靠枕放在她腰後:“沒什麽大礙,太醫說你近來情緒起伏太大,又不曾好好休息,因而身體有些虛弱,養一段時日也就好了。”

溫慈道:“妾身就說沒什麽大事。”

信王臉上笑意更深:“此前倒是無礙,不過從此後你肚子裏又多了個人,只怕還得注意些才好。”

溫慈一時沒反應過來,看了他半晌才慢慢睜大了眼睛,又不敢置信地低頭瞧着自己的肚子,看了片刻複又去看信王,喃喃道:“妾身……有孩子了?”

信王點頭,笑着摸摸她的臉:“太醫說快兩個月了,你底子不錯因而孩子也好,只是近來身體耗的有些厲害接下來倒要注意些。”

說着又詢問她的意見:“慈兒,在你的胎坐穩之前,便不要再操心其他的事了,一切交給我就好,你安心養好身體,乖乖等孩子生下來。”

溫慈的全部心思都在她的肚子裏,她有些激動又好奇的摸着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依然不敢相信:“我竟然懷孕了……”

算起來她嫁進信王府一年多,兩人在床事上也并未如何避忌,有孕也算是意料之中。只是她畢竟年紀還小,不滿十六,又因姜蟬的事正要大肆動作一番,如今看來可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其他的事都是要為她肚子裏這個孩子讓路了。

好在她與信王達成了共識,倒也并不急在一朝一夕。

想起姜蟬,她不由紅了眼睛,擡頭看向信王道:“王爺,妾身剛把婵兒送去普樂寺,聽了一場經,回來就查出了身孕,您說,是不是婵兒又回來了?她以這種方式再回到妾身身邊了?”

投胎轉世這樣的說話信王是不怎麽信的,可顯然溫慈對姜蟬看得很重,因而也配合道:“她那樣舍不得你,想必确是她回來陪着你了。”

他的肯定更叫溫慈确信這個孩子就是姜蟬轉世,不由心中激蕩難言,她含淚而笑,溫柔撫摸着腹部,柔聲道:“婵兒,是你對不對?你放心,這回,我定會護你周全,決不會讓你受到半絲傷害。”

溫慈懷孕的事除了兩人身邊的心腹沒有其他人知道,她在床上休養了兩日精氣神便恢複得差不多了。這日用早膳時她對信王道:“王爺,等會兒把南越叫來吧。”

信王下意識看了眼她的肚子:“你想做什麽?”

溫慈攪着碗裏的燕窩粥道:“雖南越穩重早熟,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妾身又是他的繼母,妾身肚子裏的孩子與他來說便有些尴尬。妾身自然是相信他定會做一個好哥哥,可人心難測,妾身不想有心人拿此事利用,來離間他與妾身還有妾身肚子裏的孩子的感情。因而妾身想早些告訴他這事,也好讓他有個接受的過程。”

信王無奈:“你呀,就是想得太多,他連南蓉都容得下,還主動教導,何況是你生的孩子。”

溫慈堅持:“王爺,咱們能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難得,就更要用心維護這段緣分。”

信王本就寵她,如今有了孩子更是有求必應,便笑着道:“那就随你吧,不過依我看你這就是多此一舉。”飯後将南越喊了過來。

溫慈還要信王避一避,她要單獨和南越說幾句話,信王有些好奇,問她卻也不說,也只好笑着答應。

======

對南越來說,溫慈這個繼母是個并不如何親近卻又讓他有些好奇的人。

期初因着只比他大兩三歲因而想的便是敬而遠之,然不論是她入府就奪權的手段和強勢,還是之後從不插手他與南蓉的事,以及後面的樁樁件件直至如今為了個貼身丫頭便使出狠辣手段的行事,都叫他對這個看起來纖弱溫柔的小繼母漸漸生出好奇。

他真是沒想到她柔弱的外面下竟包裹了一個十分出人意料的個性。

因着避嫌,平日裏他與這繼母接觸也并不多,因而今日被特意叫來,還是私下談話,叫他有些詫異。

他依然恭恭敬敬行禮,過去一年,他也長高了不少,近來又在換聲,嗓音有些低啞,便愈發沉默。

溫慈讓他坐下,先問了幾句身體如何,便道:“南越,你是個懂事又聰明的孩子,因而有些話我便也不拐彎兒抹角了。”

南越道:“母親直說便是。”

溫慈微笑:“是這樣,今日叫你來,是因為我這裏出了些意外,但我不想讓你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因而想要親自告訴你。”說着一手下意識摸上腹部。

南越多聰明的人,聽見這話,見她動作立時便猜出來了,脫口而出道:“母親可是有了身孕?”

溫慈含笑點頭,道:“是,還不到兩月,不好與外人告之。但是你作為信王府的世子,又是長兄,我希望你第一時間得知。”

南越臉上露出點笑意,起身行禮:“兒子恭喜母親。”

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挑不出錯的,溫慈不知道他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她笑着道了謝,想了想又試探着問:“不知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

南越沉吟片刻,擡頭道:“妹妹兒子已經有一個了,若是可以,母親不如生個弟弟吧。”

溫慈看他:“這是你的真心話?”

南越并不回避,迎着她的目光點頭:“是。”

溫慈沒有高興,而是苦笑道:“可我卻希望這個孩子是個女孩兒。”

南越一想也就明白:“您是擔心他若是弟弟,外界或者有心人會無端揣測甚至因此而生出些争端和猜忌?”

自古以來,原配的嫡子和繼妻的嫡子之間總是有着利益糾葛,若是繼母從中搗鬼,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亂家之禍由此而起也不是不可能。

而他們府上還有個問題,便是他已經足夠大了,弟弟卻小,而且他身體不好,若是多聽了幾句教唆,疑心一起,就更是會對弟弟十分排斥,甚至生出恨意。

溫慈的擔心自然是有道理的,南越卻笑了:“母親其實大可不必因此擔心。與您說實話吧,兒子雖是世子,又有個妹妹,可到底男女不同,自父王前年病重昏迷之後,王府的大部分重任便都落到了兒子身上,兒子的身體又破敗,那段時日當真十分辛苦。每每那時,兒子便想着,若是有個兄弟能與兒子一同承擔該多好。”

“至于這個世子之位甚至往後的爵位,若是弟弟想要,兒子也定會拱手相讓。”他見溫慈止不住的驚訝,不由苦笑道:“兒子這病是從娘胎裏就帶出來的,早年太醫就診斷兒子是個活不長的,能活到二十是正常,若能活到三十那便是奇跡。可兒子如今已經快十四了,眼看着沒幾年好活,但這些年來,兒子極少出府,便是上學,也是将先生們請進府裏來。”

他忍不住看向敞開的門外,目光幽遠又有些憂傷:“兒子有時甚至都恨自己讀了太多書,從書裏看到了大好河山,看到了繁花似錦,也看到過百姓艱難,還有恩怨情仇……每每此時,我總是想着寫出這萬千景象的人是有過何種經歷和見識?而我,有沒有可能有朝一日也能親自去見識一番,如此,才不枉此生來世間走一遭不是嗎?”

他回頭微笑,眼裏微紅:“所以母親,若是您當真生了個弟弟,兒子只有高興的。”

溫慈一時說不出話來,她從沒想過內斂穩重的南越心底竟是如此向往外面的世界。不過這也不奇怪,畢竟他的身體禁锢了他的思想,若他健健康康的,能像其他男子一般打馬飛馳,四處游玩,想必今日的想法又是不一樣的。

很多時候,得不到的,才是叫最人念念不忘的。

溫慈無法安慰,否則便是虛僞了。她只能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想,不管到時他是弟弟還是妹妹,你都會是個合格的好哥哥。”

南越內斂一笑:“兒子定不負母親所望。”

他起身告辭時,溫慈道:“南越,你這些想法可與你父王說過?”

南越搖頭:“兒子雖體弱,可到底四肢健全,若告訴了父王,他定會滿足兒子的願望,可在沒有人能将王府撐起來時,兒子不會讓父王一人辛苦。”

溫慈嘆息:“你是個好孩子。”

南越笑了笑,行禮後離開了。到了外面見信王在門口,便忙見禮。

信王點點頭,只道:“天馬上熱起來,你這身體冷不得熱不得,千萬注意些,別叫伺候的粗心大意。”

“是,兒子記住了。”

也不過這句話,信王便讓他回去了。出了春熙苑,南越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父王不曾問他與繼母說了什麽,也不曾叮囑他要好好對未來的弟弟妹妹,這既是尊重他也是信任他。

父王對他一如既往,并不因為繼母有了孩子就變了态度。

這是南越今日來此最大的收獲。

信王進去時,溫慈正在沉思,她想着是否要和信王說一說南越的想法,但猶豫再三還是否決了,南越向往外面的世界不錯,可他的身體更重要,而且就算要說也不該是她來說,她到底隔了一層,這應該是他們父子之間的事。

“想什麽呢?”

溫慈笑着搖搖頭,忍不住誇道:“王爺,南越真是個好孩子,您把他教的很好。”

信王滿臉笑,隐隐驕傲:“等你肚子裏這個生出來,我會把他教的更好。”說着便拉她回了房間,也并不問她和南越都說了什麽。

此後溫慈便深居簡出,府裏諸般事宜除非十分重要的,否則都交給蔡嬷嬷等人處理,她則一心養胎,再聽信王說些朝堂上的事。

近來朝中最大的事莫過于前內閣首輔大人告老,新任內閣上任,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從不參與朝中派系争鬥,十分得陛下信重。因首輔交替,內閣之中便需要補進兩位新內閣成員。

因新首輔親自舉薦了督察院的左都禦史入閣,就只剩一個名額,争搶得就有些激烈。

李尚書早就在為入閣活動,因與太子成了姻親,如今得到了太子的支持,呼聲很高。信王說,經過幾次朝議,大概九月初便能定下。

九月初?溫慈瞧了眼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那時她也該坐穩胎了。

八月初的時候蘭香發動,初三日早上産下一女,取名蕊。洗三的時候溫慈叫蔡嬷嬷送了禮過去,自己是不曾露面的。

八月十八,平寧出嫁。

此時溫慈坐穩了胎,也廣而告之了有孕的消息,平寧和安王的婚禮她便沒去參加,是信王帶着南越南寧去的。後來溫慈聽說成王在安王的婚宴上喝多了酒,險些大鬧了一場。溫慈聽後笑了笑,卻也将這事記在了心裏。

八月底,南蓉及笄,之後便與趙家議定婚期,安排在來年的三月初,及笄溫慈未能到場,托信王轉交了她親自為南蓉準備的及笄禮,之後收到小姑娘親自繡的荷包作為回禮,并說十分感謝她。

而此時溫慈的肚子已經快五個月,小腹凸起,孕像明顯。但這孩子好像十分心疼她,竟特別乖巧,她只在滿三個月後孕吐了幾日,之後那症狀就突然消失了,該吃吃該喝喝,十分省事。

溫慈便忍不住想,這個孩子一定是姜蟬轉世,只有她才會這般乖巧,這般為她着想。

進了九月,內閣七位閣老基本議定,李尚書正在名單之中,若無異議,他就會入閣。

這日太子一位信重的幕僚突然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那幕僚看過內容後驚疑不定,思慮再三還是立時去了太子府上,将信交給了太子。

太子看過信後沉默良久,最終叫人将信王喊來。

信王看了信後也十分詫異,只因上面詳細列舉了近些年來李尚書曾多次利用職務之便調動、升降、任免了不少官員。此乃徇私枉法。

但這種事若沒人告發或者上面的人不在意,也能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關鍵問題是,這裏面竟有不少成王一脈的人物,其中甚至有三四位如今身居高位要位者,憑這幾個都能給太子造成不小麻煩。

其實這些人的調動都是在李尚書與太子結親之前,那時因西昌侯府的姑娘為成王側妃,西昌侯家與李家又是姻親,因而這事其實也說得過去,但如今太子與成王水火不容,李尚書曾經做下的這些事便如鲠在喉,不得不叫人在意。

這也是太子将信王喊來的原因,畢竟李家是信王妃的外家,信王的想法自然重要。

信王斟酌再三,道:“內子曾好幾次在臣弟面前誇贊李尚書中正嚴明,因而此次李尚書入選內閣,臣弟是極支持的。但看了這封匿名信……”他看向太子:“臣弟還是想勸您再斟酌一番吧。”

竟是‘大義滅親’反對李尚書入閣了。

太子不免詫異:“本宮沒想到你竟是這樣想的。”一般來說,這種時候都是要替李尚書說些好話辯駁幾句的。

信王苦笑:“實話說,臣弟這般建議若是叫內子知道了,到時還不知該怎麽恨我了。只是親疏遠近臣弟分得清楚。按說這信上所說都是過去的事,那時您與他家也沒甚關系,他為成王做什麽也無可厚非,畢竟他們也是拐着彎兒的親戚。可正因為如此,您也知道,德陽侯府、安國公府、西昌侯府、李家,這些人家同出一源,牽連頗深,臣弟實在不敢保證李尚書入閣後,将來成王再通過姻親關系來找李尚書……李尚書一定會拒絕。”

他推心置腹道:“大哥,說句逾距的話,陛下如今身體康健,可咱們兄弟卻正值旺年,他們幾個近來對您的圍攻越來越激烈,若是此時咱們自己人這裏出了問題……就怕到時功虧一篑呀。”

太子臉上的表情漸漸嚴肅,顯然将信王這番話聽進了心裏,畢竟內閣人選不同尋常,雖是他推舉的,可進了裏面之後就不全由他掌控了,他如今的确是不能出一點差錯的。

信王見氣氛有些凝重,想了想笑道:“說起來這也是臣弟的一點私心。”

太子果然擡眸朝他看來,信王道:“若是真等出了事,到時必是得處置了李家的,那時內子還不知會傷心成甚麽樣,臣弟只要想到她哭個沒完沒了,這頭就開始痛了。”

太子不由哈哈大笑,點着他無奈搖頭:“你呀你,真真成了他們說的那個什麽妻管嚴,便是論此大事,翻來覆去還是想着你那小妻子,本宮真是佩服你。”

信王也笑得頗為無奈卻又甘之如饴的模樣。

他這番話又從側面再次暗示李尚書是很可能會出賣太子的。太子的疑心與不安便會加重,之後,便只用等結果了。

九月初二,大朝會上總管太監宣讀了新入閣的閣員,除了首輔親薦的大人外,另一位卻是太子一脈與李尚書争奪卻最終敗北的另一太子親信,一位老學士。

總管太監宣讀旨意前,李尚書那繃了一輩子的臉皮終于松了松,甚至嘴角還露出一點笑意。可等到念完人名,他驚愕不已,甚至失态的朝太子看去,太子卻背對着他站在前面,紋絲不動。

溫慈得到消息時正在和李嬷嬷寶湘幾個做孩子的小衣裳,信王叫周放前來禀報了此事,溫慈聽了之後笑了笑,道:“可惜我如今有孕在身,倒不好去李家慰問一番。”

蔡嬷嬷忙道:“那些男人們的事自有他們自己處理,您何須跟着湊熱鬧,您的當務之急便是好好保胎,安安心心等孩子生下來。”

溫慈不置可否,卻也笑着應道:“嬷嬷說的是。”

蔡嬷嬷見她乖乖應下便松了口氣,轉眼想到廚房裏炖着的安胎的八珍雞湯,忙放下手裏的活計起身道:“瞧老奴這記性,湯應該得了,倒險些給忘了。”說着便匆匆忙忙走了。

溫慈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雖太醫也說了她的身體底子好,但無論是信王還是蔡嬷嬷等人都還是小心翼翼的,各種湯藥就沒斷過,因而溫慈懷孕五個月,倒圓潤了不少。

但自姜蟬走後,溫慈身邊就只有蔡嬷嬷寶湘二人近身伺候,近來內院諸事又要蔡嬷嬷主理,她年紀也不小,倒有些辛苦。可叫她現在就找人代替姜蟬,她又做不到。

想了想,叫來個小丫鬟,讓她把周王二位姨娘喊來。

======

兩人到溫慈房裏時不免忐忑不安,不知特意找她們是有什麽事。王姨娘卻不免有些興奮,想着是不是因為溫慈有了身孕不再方便伺候信王,因而想起了她們。

她抱着這樣的期待到了溫慈面前,等溫慈說是要讓兩人分擔府中事務時,不禁愣了一瞬,随即脫口而出道:“分擔事務?不是讓妾身們伺候王爺?”

話落便見溫慈冷淡的目光看來,頓時一個激靈,忙賠笑道:“您、您別生氣,妾、妾身就是說笑呢,真的,說笑而已……”

溫慈淡淡道:“若你不願分擔直說便是,何須拐彎兒抹角說些讨人厭的話來表明自己的态度。”

王姨娘臉色一變,不由想到年節時她提出府裏孩子少的問題時,溫慈對她的打壓和羞辱。如今溫慈氣勢愈強,她哪裏還敢與她作對,真是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刮子,尴尬笑道:“您誤會了,妾身當真是說笑的。而且妾身很願意替您分擔些事務,叫您安心養胎,為咱們府裏開枝散葉。”

雖不能重新伺候信王,但能管事,這其實是極實惠的事,她哪裏會放過。

溫慈也懶得與她計較,分派道:“往後庫房這一塊兒就交給周姨娘,采買上的事就由王姨娘負責。如何行事,賞罰懲戒,我早前都是定好了的,你們只須按照規矩行事即可,想必也并不多難。若實在有不會的,可請教蔡嬷嬷。”

兩人卻都愣住,無他,庫房和采買這兩塊兒可都是油水十分充足又很是重要的兩處,她們和溫慈的關系并不如何親密,她怎麽會放心将這兩處交給她們?

因而兩人都未第一時間應下,面面相觑。

溫慈自然看出了她們的不解和驚詫,摸着凸起的小腹道:“你們也別想太多,我也只是因着暫時抽不開身,更不想因小失大這才找你們來,而且也不是一直就交給你們了,等往後孩子出身我騰出手來,自然還是要收回的。”

這倒說得通了,說白了就是讓兩人暫管,否則兩人還真不敢輕易接下。

但便是只管一二年,也能從中得到不少好處,兩人還是趕忙應下,歡歡喜喜地和這兩處的管事下人們對接去了。

蔡嬷嬷見此不免欲言又止,雖溫慈是為了她好,可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兩個姨娘,她着實不放心。去溫慈卻也不多解釋,她遲早會知道今日所為的原因。

晚上她和信王說了這事兒,信王一直撫摸着她的肚子,聞言随口道:“內院之中萬事有你做主,随你的意便好。”

說着突然驚咦了一聲,忙擡頭去看溫慈,卻見溫慈也愣愣地看着他,兩人又同時低頭朝溫慈的肚子看去,只見就在信王的手掌邊,有個小小的凸起在動來動去,好似和他玩耍一般,然不過動了一會兒就消失了。可兩人都靜靜地看了好一會兒,等真的沒了動靜後這才又看向對方。

溫慈激動的眼睛都紅了:“她動了……”

信王也笑了:“他一定是認出我了,知道我是他父親,和我打招呼呢。”

這個孩子一直很乖巧,如今五個多月了,兩人才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存在。這一瞬說不出是什麽感覺,雖她很愛也很期待這個孩子,也親眼看着她一天天長大,可直到此時此刻,她才感受到這個孩子是活生生存在的,是在她肚子裏孕育着的。

溫慈溫柔地撫摸着他,眼角有淚滑落:“寶寶,我是娘。”

她只想說這句話,并不期待得到回響,可話音落下片刻,她手底下突然就有個小東西頂了頂她,似是在回答:娘,寶寶知道。

溫慈的眼淚瞬間便止不住了,激動地看向信王,又去看肚子裏的孩子,信王也十分感動,拿手放在她的手上,輕聲道:“寶寶,我是爹爹。”可這回沒有回應。

溫慈不由破涕為笑:“王爺,她一定是個女兒,女兒才是娘的貼心小棉襖。”

信王無奈又有些嫉妒,明明他也很期待這個孩子,為什麽得到的待遇就不一樣。

這晚夫妻兩個上床之後還一直摸着她的肚子,期望得到孩子的回應,可這個孩子明顯有些懶,直到睡着了也再無動靜。但便是這一回,也足以叫夫妻兩個高興好幾日了。

采買和庫房的差事順利交接給了周王二位姨娘,蔡嬷嬷雖偶爾還是擔憂,但身上果然輕松了不少,便花了更多心思給她保胎上。

這日剛喝完了一碗黃芪雞湯,就有下人來報,李老夫人來看她了。

溫慈将碗遞給蔡嬷嬷,微微一笑:“我想着也該來了。”

李老夫人帶了不少東西,有給溫慈補身的貴重藥材、也有小孩子的衣裳飾物。溫慈接過禮單看了一眼,嗔笑道:“外祖母也真是,都是自家人,您能親自來看我已是難得,何必帶這麽多東西來。”說着将李老夫人迎上榻一起坐了。

自李氏去後,李老夫人便蒼老了不少,如今頭發幾乎全白了,臉上皮膚愈發松弛,不到六十的人,瞧着竟像是七十多的。

她細細打量了一番溫慈的面貌,末了笑道:“王妃看着精氣神都足得很,老身便放心了。那些東西也不過是身外之物,又值當什麽,只當是老身的一片心意罷了。”

溫慈笑着應承,又問她近來可好,這話恰恰問到了點子上,李老夫人嘆息道:“倒也沒什麽不好,只是你外祖父病了,家裏上下都跟着擔憂不已。”

溫慈吃了一驚:“外祖父病了?什麽時候的事?病得可重?怎也不派個人來告訴我一聲?”

李老夫人拍拍她的手寬慰:“你身子重,哪裏好拿這些事驚擾你。而且你外祖父也不是什麽大病,不過心病罷了。”

“心病?”溫慈滿臉疑惑:“什麽心病?家裏可是出了什麽事?”

李老夫人左右看了看,有些為難的模樣,溫慈見此忙叫其他人下去,留了蔡嬷嬷寶湘伺候。李老夫人知道這兩個是她的心腹,因而也并未太計較,見人少了,立時紅了眼睛,握緊她的手道:“按說不該這個時候來麻煩你,可是你外祖父病得不輕,外祖母也是實在沒法子了,這才厚着臉皮來求一求你。”

溫慈忙道:“您別哭,慢慢說,到底發生甚麽事了?”

李老夫人擦了擦眼淚,問她道:“慈兒,你可知近來朝中內閣換新一事?”

溫慈有些茫然:“前幾日好像聽王爺說了一耳朵,可您也知道我,自小便是個笨的,對這些朝堂事務并不如何清楚,再加上如今又有了身孕,全部心思都在孩子上,因而并未過多關切。怎麽了?難道外祖父生病和這事有關?”

李老夫人也不辨她這話的真假,只道:“你不知道是對的,這本都是男人們的事,咱們這些女人,只管管好內宅,相夫教子才是正經。只是話又說回來,男人們在外面是好是壞卻又是直接關系到一家一族甚至外嫁的女兒們的。”說着看她。

見溫慈點頭,便道:“這回,本來你外祖父是有望入閣的,甚至前一日還得了太子的準信兒,當晚還少見的喝了兩杯酒,他是真高興啊,這幾年他心心念念也就是這樁事了。可那日他回來後整個人都不對勁,沒有一絲好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