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說下去。周琳喝了一口茶水,又道:
“來吧,你二人與母妃去一趟書房……”
雖不知周琳是何用意,兩人還是點點頭,跟着周琳去了書房。到了書房之後,周琳從書架上的暗格之中,拿出了一封信件。再道:
“之後,皇後吩咐王爺那些時日将長寧的喪事辦大一些。後來,王爺回府,伍坤元之後又來找過一次王爺,王爺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便派人暗查先皇的真正死因。一年時間,查到了東宮太子有一群宋國的暗衛,王爺便對太子有所懷疑,再後來,先皇的暗衛送來這封書信就是這封……你們看看吧。”
玑璇接過書信,書信已經有些泛黃,上面寫着平天親啓的字樣,玑璇打開書信:
平天,見信之時,你已查到了長寧的死因,此時朕已不在人世,一直以來,朕以為太子優柔寡斷,難成大器。殊不知陽陵暗中籠絡了不少大臣。長寧的死,朕甚是痛心,在此,朕求你一件事,一定要守住錦朝江山,朕唯一能做的,就是同意你廢皇帝,立信兒為新帝……
玑璇看罷,将信遞給洛潇雅,問周琳道:
“那父親是怎麽想的?”
“一開始王爺的确接受不了,先皇給了王爺一道聖旨,若是林陽陵當不好這個皇帝,便可廢了皇帝,立林陽信為帝,王爺整整幾日未合眼,最後,王爺告訴母妃,李家是錦朝的王府。是王爺陪着先皇打下的天下,雖然林陽陵殺了寧兒,但他不失為一個好皇帝,帝王之術便是如此,得踩着很多人的屍首登上皇位。王爺說,寧兒已經去了,就這樣吧……”
洛潇雅也看完了那封信,問道:
“那皇上為何要殺了二弟?”
周琳搖搖頭,道:
“唉,這就不得而知了……當初不告訴你們的原因就在這裏,若是你們知道了這些,以永安和長寧的交情,他定會殺到皇宮,給寧兒讨公道的……”
“這些年,王爺一直在邊關,也未回帝京一次,王爺的想法,母妃也猜不到。”
玑璇搖了搖頭,默默的走回了房間。
周琳也嘆了口氣,這些事,終究還是被她們知道了。
翌日,長寧墓前已經換上了新的白燭和新的香和酒,玑璇坐在碑旁,道:
“相公,你最喜歡吃糕點,這次璇兒拿了母妃做的桂花糕來看你了……璇兒終于知道是誰殺了你了,但璇兒卻沒有能力幫你報了這個仇……整整五年,沒有一日璇兒不想着要手刃仇人。但如今,呵呵。”
自嘲的笑了笑。玑璇再道:
“相公啊相公,你這一走,今年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當初你和璇兒說,會一輩子對璇兒好守着璇兒,可如今,換作璇兒守着空床,守着空房,守着你這冰冰冷冷的墓碑……每當璇兒看到扶桑延華,大哥大嫂那麽好,那麽恩愛,璇兒就會想,若是相公還在的話,璇兒和相公一定也會是他們那樣吧……”
待得白燭燒完,玑璇起身,道:
“相公,璇兒走了,改日再來陪你……”
說罷,和小芹一道,提着盒子走了。
玑璇剛走不久,扶桑和延華提着東西來到了長寧墓前,看着墓前的桂花糕和剛燒完的白燭,洛延華道:
“扶桑,有人已經來過了……”
扶桑看了看墓前的桂花糕,道:
“應該是母妃和二嫂吧……”
洛延華點點頭,道:
“既然已經上過香了,那我們就陪長寧說說話吧……”
話音剛落,蘇南和蘇禦寒也提着東西前來,見扶桑二人,道:
“扶桑延華,真是巧,你們也來了。”
扶桑延華聞言回首,見是蘇南和蘇禦寒,行禮,道:
“見過蘇伯伯,禦寒。”
“見過蘇伯伯,禦寒哥哥。”
蘇南點點頭,蘇禦寒也回一禮,道:
“扶桑小妹,延華哥。”
蘇南二人行至墓前和扶桑二人并肩站着,道:
“柔兒的屍首到現在還未找到,我和禦寒也來看長寧的時候,也順帶将柔兒看了”
見已經上了香,又道:
“你們已經上了香了麽?”
扶桑搖搖頭,道:
“不是我們上的香,應該是母妃和二嫂來了……”
蘇南呵呵一笑。道:
“倒是慢了王妃一步,也罷,坐着陪長寧說說話吧。”
說罷,幾人圍坐到一起。扶桑對着墓碑道:
“二哥,扶桑和延華成婚了,大哥也與潇雅姐姐成婚了,你也可以放心了,在這之後,扶桑決定跟延華一起,去雲游四海,去看看錦朝的大好河山……”
蘇南聽罷,有些吃驚,問道:
“延華準備不做官了麽?”
延華笑了笑,道:
“不做了,這前半輩子,傾心一人,這後半輩子,延華準備好好陪陪扶桑,做官不做官的,延華已經無所謂了,陪扶桑四處走一走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好好好,你有這樣的想法,蘇伯伯支持你,別和蘇伯伯一般,待得等到相陪的時候,卻找不到那個人了……”
頓了頓,蘇南對着墓碑道:
“長寧,你這一走就是五年,蘇伯伯一直覺得對不起你,對你有愧,柔兒陪着你走了,蘇伯伯心痛,但蘇伯伯至少還有禦寒陪着,但比起玑璇公主,你和我都是幸福的人,玑璇公主至今都還為你守着空房,夜深人靜的時候,連一個想說話的人都沒有。每次一想到這個,蘇伯伯心裏就不是滋味……如果你們還活着,那該有多好啊……”
拾貳第一回
洛延華道:
“蘇伯伯,這些事,誰都不願他發生,事已至此,也就應該讓它過去,蘇小妹在天之靈,也不願看到蘇伯伯如此痛苦。還請蘇伯伯別在怪罪自己了,王府雖然失去了長寧,但相府也失去了蘇柔,王府和相府應該是一樣的……”
扶桑也道:
“是啊蘇伯伯,母妃失去了二哥,你也失去了柔兒姐姐,母妃從來都沒有怪過你……”
蘇南自嘲的笑了笑。回扶桑道:
“王妃不怪蘇伯伯,蘇伯伯這五年,每每一想到這些事,便不會心安。派人打撈柔兒的屍首,至今還沒一點消息……唉……”
衆人都不知說什麽好,又坐了一會兒,才紛紛離去。
皇城書房之中
“廢物,一群廢物!朕養你們有何用?一群大男人,連十歲的孩童都找不到。都是一群吃白飯的嗎?!”
書房中站了一排身穿夜行衣的人,約莫八個,當頭之道:
“回陛下的話,那兩小子跑的太快,我們實在跟不上……”
林陽陵正要再說什麽,書房外又是一探子進來,道:
“報……啓禀皇上,小人見那兩小兒進了神威王府……”
“什麽!什麽時候的事?”
“昨日”
林陽陵聽罷,拍案而起,左右踱步,道:
“昨日之事,你今日才來禀告朕!進了神威王府……這可壞了……哪裏不去,偏偏去了神威王府,這可如何了得?”
侍衛道:
“啓禀皇上,那兩小兒,應該就是沖着神威王府去的……”
林陽陵癱坐龍椅上,道:
“壞了……壞了……神威王可是錦朝的支柱,若是那兩小兒亂說一通王妃信了,告訴神威王,豈不是壞了大事?你們說說,如何是好?”
當頭之人道:
“搜!搜查神威王府。”
林陽陵搖了搖頭,道:
“不可不可,先皇曾下了口谕,不可搜神威王府,若是搜了,難服文武百官。”
“啓禀皇上,小人是看到那兩個孩子是被抓進去的,許是王府根本就不信那兩小兒的話……”
林陽陵擺了擺手,回道:
“此事還是要一個萬全的準備……容朕好好想想……”
似乎又想起什麽,問旁邊的公公道:
“小臺子,明王那邊回信了嗎?”
一旁的小臺子點點頭,道:
“回陛下的話,明王回信了……”
聽到明王回信了,林陽陵顯得有些興奮,道:
“明王怎麽說?”
小臺子支支吾吾不敢說話,從龍案上拿起一封信箋,呈給林陽陵,道:
“小的不敢講,還是皇上自己看看吧。”
林陽陵接過信箋,翻開看了看,旋即暴怒,将手中的信箋砸向臺下之人,臺下人見林陽陵發怒,也是急忙跪下,林陽陵道:
“好他個明王白辰,玑璇公主就一個寡婦而已,朕可是一朝之主,給他寫書,要娶玑璇公主,他倒好,三番兩次拒絕于朕,真當朕不敢動他是不是?來人!傳王塵觐見!朕要滅了他明國!”
小臺子急忙道:
“皇上,皇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呀。”
“有何不可?一統天下,乃是朕的責任……”
“回皇上的話,安平候可是明國驸馬,神威王和明王可是親家,動不得明國啊……請陛下三思。”
八個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