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一天,二年級的之本課上,同學們進行了本年度最為深奧的探讨——關于人類大腦的研究。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孫若雨同學提出了人在遇到危險時為什麽會呆住不動這個問題後,超過半數的男同學對這個問題表示很感興趣,于是,他們暗中進行了親切而友好的查資料比拼。
為了在衆多解答問題的同學們中間脫穎而出,雲尚飛也是煞費了苦心,他居然以威逼利誘等一系列的手段聚集了幾個朋友幫助他完成了一個小話劇。
他的演員名單如下:明墨白扮演的是前額皮質,花一萬扮演的是杏仁核,景以柔扮演的是腎上腺,白錦木扮演海馬體,他自己是旁白。
拿到自己身份的景以柔,立刻就蒙圈了,她還是第一次看見這三個字這樣組合在一起,而她要扮演的就是這三個字。
不管怎麽樣,雲尚飛的小話劇開場了!
首先,他照本宣科地念道:“前額皮質、杏仁核和海馬體,這三個地方是幫助我們調節壓力和控制沖動的重要腦結構。”
然後,明墨白、花一萬、景以柔還有白錦木就駕駛着小汽車出場了,說是小汽車實際就是一個紙殼子畫的車頭,上面寫着“小汽車”。
旁白說:“我們把人的大腦看成小汽車,明墨白是前額皮質,花一萬是杏仁核,景以柔是腎上腺,白錦木是海馬體,當我們處于正常狀态的時候,明墨白開着車,他是前額皮質,他負責監測和調控我們的大部分大腦,這時候我們的智商也是正常狀态,人也不容易沖動。突然……”
突然汽車前面出現了怪獸,實際就是雲尚飛頂這個寫着“怪獸”的紙殼子,張牙舞爪地出現在了車頭前面。
雲尚飛很忙,他縮在“怪獸”紙殼子裏面以旁邊的身份說:“大腦檢測出了嚴重威脅,花一萬搶過了方向盤,他是杏仁核。”
花一萬一聽到自己上場了,很是興奮地從一臉“我為什麽要在車裏,不在車底”的明墨白手裏搶過了一個柳條圈,那是他們長滿葉子的方向盤,正在花一萬手舞足蹈瘋狂地轉動着方向盤時,(為了給沒有見過汽車的花一萬,解釋方向盤,雲尚飛可是下了好一番功夫的。)
雲尚飛作為旁邊解說道:“杏仁核是一種原始的情緒處理中心,它對恐懼、憤怒和焦慮尤其敏感,同時也是大腦裏威脅檢測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杏仁核并不能自主思考,它會直接感知事物并做出反應,在高壓力情境下,杏仁核就成為了我們心智的負責人,一旦杏仁核當家作主,我們的行為就傾向于變得更有防禦性、更被動、更呆板,但有時候會變得更有侵略性。壓力反應系統就會接管你的心智,讓你迅速本能地做出反應以保護你免受即将發生的傷害,壓力反應系統是由杏仁核、下丘腦、海馬體、腦垂體和腎上腺組成。”
“杏仁核讓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更傾向于回歸習性與本能,這時,我們的動物性會讓我們做好準備去戰鬥、逃跑、甚至直接被吓呆住。”
聽見雲尚飛說到這樣,“小汽車”裏的景以柔和明墨白趕緊拖拉着紙殼子向前沖,向後退,呆在原地不動彈,而花一萬就複雜一點,手裏轉着“方向盤”,腳下也要跟着前前後後地動作,白錦木就負責前前後後地跟随,排練的時候,他們四個經常滾做一團,為此,他們扯壞了三輛“小汽車”。不過,演出當天,雖然因為緊張,景以柔覺得手忙腳亂的,好在并沒有出現意外。
雲尚飛繼續解說:“杏仁核——花一萬一旦覺察到威脅,就會向下丘腦和腦垂體發出信號。腎上腺——景以柔就會被喚醒,開始分泌腎上腺素。這一系列複雜的警報通知就完成在電光火石之間,比有意識的想法還要發生的更快。”
景以柔一聽,到自己了,“電光火石之間”拿着瓶子下了“車”,麻利地把瓶子裏面的“腎上腺素”倒進了“汽車”的油箱裏面。
旁白解釋道:“腎上腺素是一種功能強大的激素。健康的壓力反應是,壓力荷爾蒙迅速上升,随後又能迅速恢複,如果壓力持續存在,腎上腺就會進一步分泌皮質醇……”
景以柔聽到“皮質醇”,趕緊地從兜裏又掏出了一個瓶子,手忙腳亂地把裏面的水澆到了寫着“汽車”的紙殼子上,因為太緊張的原因,她的手都抖了起來。
雲尚飛繼續讀着紙條:“人類身上的高濃度皮質醇會一次保留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長期較高的皮質醇水平會弱化海馬體內的細胞,并最終殺死它們,而海馬體是創造與儲存記憶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麽在急性壓力下,學生會産生學習上的種種困難。”
聽見出現了“海馬體”,扮演海馬體的白錦木從“小汽車”裏往外跨了一步,然後立定,捂住胸口,倒地,一氣呵成地表示自己已嗝屁了。
雲尚飛又念道:“壓力還會瓦解人的大腦,它會弱化腦電波的連貫性,降低人們對新鮮想法的探索欲以及解決問題時的創新欲,它将我們的前額皮質一腳踢出了大腦的駕駛艙……”
聽到這裏,明墨白終于如願以償地跑出了這輛紙殼子“小汽車”。
旁白說:“這樣就會害得我們連集中精力好好學習都有困難。慢性壓力會強化杏仁核,這樣一來,你就更容易受到恐懼、焦慮和憤怒的影響。”
說着,雲尚飛自己舉着一個寫着“小螞蟻”的牌子出現在了“小汽車”的前面,下面就是花一萬的瘋狂時刻,只見他擰着“柳圈”,時而恐懼,時而憤怒,時而生無可戀,不得不說,花一萬真是放得開,絲毫不在乎底下的觀衆朋友們笑的前仰後合,他自顧自地瘋狂着,景以柔很是佩服他的心理素質。
雲尚飛盡職盡責地念着:“對于長期處于壓力狀态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裏充斥着激素,這些激素會弱化大腦的高級功能,也會遏制孩子的情緒反應。在壓力的影響下,負責記憶、推理、注意、判斷和情緒控制的腦區會遭到抑制并承受永久性損傷,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腦區會逐漸縮小,而大腦裏負責偵測威脅的部分則會越變越大,最終,過載的壓力系統大大提升了孩子患焦慮症、抑郁症和其他種種身心疾病的風險。”
小話劇是以花一萬發瘋地撕掉了紙殼子汽車而閉幕的。
雲尚飛作為旁白的聲音響起:“放過孩子們吧!”
迎接他們的是雷鳴般的掌聲,讓景以柔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雲尚飛倒是很坦然地接受了掌聲。
薛老師當即表示要把這個問題作為期末考試的選題之一,也就是說,這個問題肯定會在考試裏被考到,此言一出,雲尚飛立刻眉飛色舞,就好像他搖身一變成了出題的老師一樣,更讓他驚喜地是,那些沒聽懂解答的女生們紛紛來和雲尚飛借閱他的筆記,雲尚飛樂呵呵地說,這些知識都是他從《自驅型成長》上抄來的。景以柔難得看見雲尚飛這麽謙虛。
王子睿很不服氣地說:“這本書我也看過了,不過被雲尚飛搶先了一步,我還摘抄了更加有用的科學知識,大家來聽聽,肯定能長見識!”說着,王子睿就從兜裏翻出來一張紙,清了清喉嚨就開始大聲地念道,“科學家研究發現,在大腦裏存在着一個複雜而高度整合的網絡,這個網絡只有在我們什麽都不做的情況下才會被激活,這個網絡消耗大腦所用能量的60%-80%。它可以幫助大腦恢複活力,并将信息存儲在能永久保留的位置,更深刻地看待事物,處理複雜的思緒,還能促使我們發揮真正的創造力,對于年輕人而言,它還培養強烈的認同感與充足的同理心。只要你沒有在看書、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這個網絡就會被激活,它會開始加工你的生活,梳理你的過去并規劃你的未來,這是一個用于自我反思和反思他人的系統,只要我們不關注某項具體的任務,大腦的這個區域就會非常活躍。也就是說,偶爾發呆會比整天不停地學習更加有利于我們的成長,所以,我們應該保證睡眠和休息時間,更應該放下手裏的電子産品,讓自己的大腦放空一下!這樣我們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王子睿讀完這些,發現大家沒有什麽太激烈的反應,于是說:“我的發現多有價值的呀!你們不覺得現在的孩子整天看手機玩游戲,總覺得是消遣,覺得既不費腦又不累人!其實這樣被電子産品霸占着時間,對大腦是有害的呀!”
終于王子睿的苦口婆心引起了一個人的興趣,那就是花一萬,他好奇地問:“電子産品是什麽呀?”
王子睿耷拉着臉,表示自己放棄了!
雖然薛老師很捧場地贊揚了王子睿同學的努力,還領着同學們為他鼓掌,可是景以柔覺得這根本沒有達到王子睿的要求。
不管王子睿怎麽樣,這一節之本課,景以柔很開心,因為終于完成了小話劇,她放松地癱坐在一棵松樹下,看着雲尚飛滿臉通紅地正在和孫若雨說着什麽,她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雲尚飛如此局促不安,她把這歸結于受到贊揚的雲尚飛想要表現的謙虛一點,這讓景以柔不由地又一次對雲尚飛刮目相看,并真心為雲尚飛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