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章節

帝钰常清 — 第 44 章 章節


馬的玉兒姐姐。”

“玉兒姐姐好。”

“扶桑妹妹好。”

待扶桑說完,李平天繼續道:

“你帶着玉兒去你小院裏坐坐,她一女子在這,也搭不上話,”

“是”

扶桑說罷,放開周琳的胳膊,這時周琳道:

“去吧,可得照顧好姐姐,”

扶桑點點頭,不再言語,這才帶着丫頭離開了正廳。

待扶桑二人離開,李平天讓丫鬟拿來佩劍,遞給了永安,道:

“此劍随義父征戰四方,如今便送于你,你喜歡使劍,正是合了它的意,望你日後別埋沒了它的名聲。”

永安接過劍,道:

“多謝義父……”

李平天點點頭,又問李長孝道:

“布告确認已經張貼完畢了吧?”

“回父親的話,張貼完畢了。”

李平天點點頭。再道:

“下月十五便是你二弟大喜之日,身為長兄,還得多多費心了。”

“好的父親,這都是孝兒應該做的。”

“那就好那就好。”

說到這,李平天似是又想起什麽,轉頭對着身旁的周琳道:

“夫人,為夫已認了永安做義子,夫人意下如何?”

周琳不覺驚訝,只是有些歡喜,道:

“能得這麽大一義子。妾身也很開心啊。只不過此時天色已不早了,去偏廳入座,再唠家常吧?”

“就依夫人。”

周琳點點頭。道:

“長寧,你帶親家去客房,放好東西就來偏廳。”

“好的母妃。”

說罷,便和永安帶着永安爹娘出了正廳,往客房行去。

陸第九回

待得長寧永安與永安爹娘放好了行禮,來到偏廳時,李平天周琳已經坐在桌邊,見長寧幾人行來,李平天道:

“坐……待孝兒叫來扶桑與玉兒,便開飯。”

聽罷,長寧永安永安爹娘皆是随意坐下,周琳似是想起什麽,問長寧道:

“寧兒,帝京到明國,有約莫十五日的路途,今兒已是五月初二了,你準備何時動身去明國呢?”

“回母妃的話,待得寧兒準備準備,兩日之後,就啓程去明國。”

“那也是五月初四了……”

算了算日子,周琳又道:

“你可得趕在月底之前和玑璇公主回帝京……最晚也得下月五號之前。趙越和英傑何時回府?”

長寧回道:

“寧兒已與英傑趙越約好了在兖州定陶碰面。”

周琳點點頭,道:

“陛下賜下的新婚布匹,母妃已命尚衣局給你做了一身衣服,昨日便已送至,迎親隊伍的紅衣,高掌櫃也已經送來府上,還有陛下賜的彩禮……王府的彩禮……都已備好。待你走後,母妃便吩咐下人,将請柬送往錦朝各地……”

長寧聽着周琳說着這些,一時間也是很感動,自己不在帝京這一月,王府上上下下都在為了他的婚事忙活,李平天也不例外。

李平天待周琳說完,問永安道:

“永安去明國嗎?”

永安道:

“回義父的話,寧哥兒的終身大事,永安應該去,只不過……”

周琳見永安神情,掩嘴一笑,道:

“永安是看着玉兒丫頭一人在帝京,放心不下吧?”

永安尴尬的撓撓頭。回道:

“嘿嘿,是的義母。永安只是怕沒人陪着丫頭。若是有人陪丫頭,永安自然願意跟着長寧哥……”

“以後別叫義母了,聽着怪生疏的,和寧兒一般,叫母妃吧……”

“是,母……母妃……”

周琳滿意的點點頭,再道:

“偌大王府,誰敢欺負玉兒不成?”

說罷,看了看偏廳外,滿意一笑,道:

“看來,玉兒和扶桑還挺合得來的嘛……”

衆人聽罷,也是往偏廳外看去,只見三道人影走來,走在最前方的,是李長孝,後面的那兩道身影,你一言我一語,時不時還有嬌笑傳出,好不歡樂。

待到行至偏廳,三人入座,周琳道:

“玉兒和扶桑相處的如何?”

扶桑擡頭,看着周琳道:

“相處的很好啊,玉兒姐姐給我講她們村裏的事,可有趣了,以後我也要去一次她們村裏……”

李平天聽罷,看了扶桑一眼,道:

“行啊,以後等你永安哥回荊州,帶你去便是了。”

李平天說罷,拿起筷子,道:

“飯菜涼了一些,再不吃,後面上的菜都得涼了,吃,親家,你們可別見外啊……”

永安爹娘點點頭,衆人聽罷也拿起筷子,待得李平天夾菜,衆人再吃了起來。

吃了一會兒,周琳道:

“永安去明國嗎?去的話母妃才知道準備多少件禮服。”

永安點點頭,道:

“有扶桑小妹陪着丫頭,永安自然跟着長寧哥去明國迎親。”

“那好。”

待得周琳問罷,李平天對着厚土道:

“聽說親家好酒,本王特意給親家準備了一壺,親家公試試?”

永安爹急忙站起身作揖,李平天道:

“诶,不必拘禮。”

“多謝王爺。”

說罷,李平天拍拍手,丫鬟便拿來了一壺酒,給永安爹倒了一杯。

“王爺來點?”

“親家公喝了,本王自然是要喝一點,不過今日本王還得去清點一下請柬,不可陪親家公喝的盡興,還望親家公海涵。”

說罷,舉起杯子,示意侍女給他倒上,待得侍女倒完,李平天道:

“孝兒,寧兒,永安,都給他們倒一杯。”

“是”

便又給長寧三人倒了一杯。李平天舉杯,道:

“親家一家和玉兒遠道而來,本王甚是開心,還得了個兒子永安,更是歡喜,這杯酒,本王敬大家……”

李平天拿起杯子,對着衆人一比劃,衆人皆是站起身,陪着李平天一飲而盡。

“本王與孝兒等人一人三杯,親家公随意。你看行嗎?”

“行,肯定是寧兒成婚更重要……王爺忙你們的就行。”

“那好那好,滿上!……第二杯……”

……

待得吃完飯,永安帶着永安爹娘玉兒去了客房,扶桑陪着周琳去吩咐看守彩禮的下人兩日之後啓程。李平天去書房看看請柬寫完了沒。李長孝和長寧去清點迎親隊。

兩日時間匆匆而過,天色漸亮,帝京城外便行着一百人紅衣隊伍,敲鑼打鼓,好不熱鬧。當頭之人,紅袍加身,胸前一朵大紅花,身下白馬,頭頂一朵小紅花,缰繩上綁滿了小紅綢緞,浩浩蕩蕩的向着東方而去。

“永安,你通知英傑兄與趙越了沒?”

因成婚之事,永安今日也在隊伍裏步行

“寧哥兒,已通知了。”

長寧點點頭,又道:

“昨日忘記問母妃,明國送親隊伍何時動身。”

永安一笑,道:

“寧哥莫急,父王母妃早在日前便差人送信去了,算起日子來。待得隊伍行至兖州,玑璇公主就應該啓程了吧。”

長寧點點頭,道:

“得計算清楚日子。別到時候誤了時辰。”

“好,放心吧寧哥。”

……

一路上,禁衛軍開路,隊伍行的很快,百姓們也紛紛給長寧祝賀,這李長寧與明國玑璇公主下月十五成婚的消息,已經傳遍了錦朝各地,這迎親隊伍這麽大,想來也是神威王府的迎親隊。

長寧見百姓們祝賀,也是拱手,以表謝意,來來去去八日已過,迎親隊終是到達定陶,定陶城門口,文英傑趙越立于城門上,見長寧的隊伍來,文英傑在城牆上高聲道:

“長寧兄,我二人已在此處等了你三日,終是盼的你來。”

長寧一笑,沖着城樓上道:

“多謝,多謝,兩位兄弟快快換上衣服,時間耽擱不得……”

“得嘞。”

說罷,兩人下了城樓,随着兩人下來的,還有一官老爺,行至,給長寧行禮作揖,道:

“下官候文,見過寧少爺。祝寧少爺新婚快樂。”

長寧也拱拱手,對着永安示意。永安拿着衣服的包裹便和文英傑趙越走到城樓裏。這時長寧回道:

“借候縣太爺吉言,免禮,如今時日不多,長寧不可多待,待得我二位兄弟換了衣衫,我等得繼續往明國前進……”

“這是自然,若以後有機會,請少爺務必前來府上,以便讓下官盡地主之誼……”

“一定。”

此人乃定陶縣縣令,候文。

長寧二人說話這一會兒功夫。文英傑與趙越已經換了衣服,走了出來,行至隊伍前方,長寧一看,哈哈一笑,道:

“英傑兄這一身紅衣,還真适合你。”

文英傑也是一笑,調侃一下,道:

“畢竟人俊,是吧。哈哈哈”

衆人也是哈哈一笑,也不多留,與候文作揖,對永安道:

“走吧”

永安大聲道:

“啓~程~!”

文英傑走到隊伍最前方,帶着禁衛軍,給長寧開路。文英傑走在最後面,與玉林軍一起,替長寧看彩禮。整個隊伍井然有序……

柒第一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