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被逼無奈之下下令全軍整頓,迅速撤軍,趁着此次攻城之前運來的糧草還有些結餘趕緊撤退,省着點用勉強能夠在糧草告罄之前趕回蒙古的地盤,得到糧草供給。
可是忽必烈還是小看了,更确切的說是武敦儒的野心。在火燒糧草之前,郭靖、武敦儒、朱子柳、諸葛忘川等人就已經好了後續的行動計劃。
糧草被燒蒙古大軍必不能再僵持下去,定要揮師返回,在之中軍糧不足肯定軍心不穩,那時候出動武藝高強的武林人士帶領小隊人馬以游擊的形勢對蒙古大軍進行騷擾。
武敦儒已經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敵疲我打”的游擊戰理念,和“襲擊、伏擊、阻擊”的以弱強的麻雀戰理念徹底灌輸給了各隊人馬。
郭靖、朱子柳和諸葛忘川在用兵之道上都有着獨到的眼光,只是一聽理念就已經能夠想象出這兩種戰術的靈活性、機動性等優點,正适合在如今的宋軍和蒙古大軍這樣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使用,必能發揮出極大的、超乎想象的作用。
事實也果真如此,甚至情形之好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因為連續幾天的不斷攻防戰,雙方消耗巨大,甚至城方面的體力消耗要比蒙古大軍的更加巨大。
但是如今的士氣卻大不相同,蒙古大軍倉皇撤退,而郭靖一方則是乘勝追擊。郭靖和武敦儒更是不惜血本将“菩斯養力丸”賜給了一衆江湖人士,又将積攢多時的“蛇膽酒”分發給了參與追擊戰的将士以及丐幫弟子。
郭靖因為要鎮守襄陽城中,以防萬一,更要陪着順利産下郭襄和郭破虜的黃蓉将養身體,所以并不參加此次行動;朱子柳也留下來協助郭靖處理修複城牆、傷亡人員的撫恤安置、城中百姓正常生活的恢複等千頭萬緒的諸多善後事宜。
而武敦儒則作為此次行動的帶頭大哥,帶領諸葛忘川、耶律齊、耶律燕,完顏萍等小輩以及一衆江湖好手,精銳士兵,稍後還會時運等三隊人馬徹底展開追殺行動。
郭芙和淩洪波也有心要參加,可是郭芙需要侍候黃蓉。李莫愁要在城中陪着朱子柳,淩洪波也不能為了情郎抛下師父,于是也就留了下來和郭芙作伴。
“游擊戰”和“麻雀戰”不愧是響當當的以弱勝強的靈活戰術,武敦儒将帶出來的手下化整為零。時聚時散,對蒙古大軍進行了無休止的騷擾戰,把個丢盔卸甲的蒙古大軍打得人心惶惶、毫無辦法。
短短幾日時間,武敦儒特悶就殺敵數千,繳獲辎重無數。戰馬上千匹。這些戰略物資自然有人幫着運回襄陽城中,成為日後抵抗蒙古大軍的一部分。
忽必烈眼看着手下人馬不斷減員,卻沒有什麽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收攏部隊,盡量不給武敦儒等游擊隊下手的。
金輪法王等招賢館高手也被派出來剿滅游擊隊,可惜像金輪法王這等高手一出來,游擊隊全部躲藏起來,他們根本找不到人影,只能徒呼奈何;若是伸手稍微差一些的招賢館高手出動卻更本奈何不了游擊隊中的江湖人士,簡直就是去送死。
更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幾次招賢館中的教叛教弟子已經被游擊隊擊殺殆盡,這也是衆人恨他們通風報信險些害了黃蓉母子三人性命,從而不遺餘力斬殺的結果。
由于派出去的先頭探子幾乎全部被游擊隊斬殺,蒙古大軍的行進速度變得緩慢無比,在險關要隘之處還要不時受到埋伏,大軍損傷不斷,更重要的是糧草已然告罄,軍中各式流言蜚語開始肆虐。
若不是忽必烈手段不凡,威望甚重,恐怕真的要形成嘩變了。即便如此依舊有人三五成群深夜逃走。
但是他們逃出蒙古軍營卻逃不出游擊隊的圍剿。天空中的金雕大金和郭靖的那兩只大白雕也可不是擺設,逃兵不論逃到哪裏都能被游擊隊輕易找到從而一一擊殺。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的時間,忽必烈才率領殘存的幾萬殘兵敗将回到了自己的地盤,這才松了一口氣。
想想當初攜滅金之威。帥幾十萬大軍進兵襄陽城,誓要一舉拿下襄陽,從而勢如破竹消滅南宋的雄心壯志,可如今自己居然是帶着數萬殘兵狼狽而回。想到此處忽必烈除了無奈的苦笑一聲還能如何?
武敦儒宣布此次行動大獲成功,派遣部分人員返回襄陽城,又帶着部分骨幹來到蒙古占領的北方地區。在丐幫弟子的協助之下,聯絡當地小股抗蒙勢力,并指導丐幫分舵協同抗蒙勢力在敵占區組建“敵後武工隊”,從而形成長久的敵後抗蒙勢力,進行長期的小規模的作戰方針。
武敦儒還在各處建立了名為“蛛網”的秘密聯絡站,當然這些聯絡站初期還需要丐幫和大理聯絡站協助建立,丐幫自然沒有問題,朱子柳也已經賦予武敦儒大理的情報聯絡站極高的權力,所以這些實施起來雖然千頭萬緒,但是苦難卻并不太大,只需時日就可初見規模。
而武敦儒由于師出名門,又是将門出身,還有着郭靖這樣天下聞名的大俠師父,如今更是天下第一幫丐幫的現任幫主,近幾年來在江湖上名聲大噪,此次襄陽保衛戰中的表現更是令人稱頌。
于是武敦儒順理成章的被推舉為“游擊隊”“敵後武工隊”和“蛛網”三個機構當仁不讓的統帥,日後“游擊隊”和“敵後武工隊”的所有行動都有他直接指揮。
當然其中的過程不是如此簡單,但是武敦儒如今不藝還是威望已成,又有諸葛忘川等人從旁協助。
這些武敦儒借鑒前世經驗形成的戰術正在一步步實施,并且在不久的将來将會爆發出讓所有人都驚嘆不已的威力,也讓所有人稱贊武敦儒的遠見卓識,能力非凡。
同時武敦儒給了時運另一個艱巨的任務,那就是針對如今南宋皇帝和朝中權臣的喜好攜帶大量金銀財寶、珍奇異寶前去都城将郭靖力守襄陽的功績上達天聽,并活動一番為郭靖謀得一個官職。
郭靖心中雖然不在意這些虛名,但是武敦儒知道,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今郭靖憑借着江湖威望着急江湖朋友守衛襄陽并非長久之計,只有謀得官職,可以名正言順的帶兵之後,才能更好的招攬部隊,與蒙古做長久戰的打算,日後的行事也會方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