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邊關瘟疫

重生後我嫁給了前夫他弟(穿書) — 第 23 章 邊關瘟疫


邊關瘟疫

次日一早,大軍即刻出發,武威侯老侯爺帶領三軍往邊關出發,夏侯帝在城門口為他們踐行。

顧宜蓁帶着丫鬟來送行,除了送陸崇州外,還有她的哥哥顧宜陽,顧宜陽瞞着母親悄悄報了名,這事是由她和父親知道。

成安伯是一個文官,阻擋不了兒子的追求,只能在背後為他善後。

淮秀郡主得知顧宜陽偷偷上了戰場後,哭成了個淚人兒,一口氣憋在那裏,十來天一句話也不想搭理成安伯和顧宜蓁,直到太子府派人來通知顧宜菲要生了,母女兩才匆匆忙忙往太子府趕去。

顧宜蓁心驚膽戰,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顧宜菲的生産比上輩子提前了半個月,一去才知道是一位薛家小姐沖撞了姐姐。

幸好太子府上早已備好了産婆和乳母,但是聽着産房裏傳來姐姐的痛呼聲,顧宜蓁甚至都來不及去那位薛家小姐計較,就拽着她母親入了産房。

上輩子的被拒,這輩子絕對不能重演。

“菲姐兒,別怕,娘在這裏陪着你。”淮秀郡主心疼的看着滿頭大汗的顧宜菲。

母親的到來讓顧宜菲情緒好了很多,轉眼看到顧宜蓁也進來了,她打起精神說道:“蓁兒,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進來做什麽,快出去等着,這裏有娘陪着我就行。”

“姐姐,你別管那麽多了,我在這裏陪着你,給你壯膽。”

說什麽顧宜蓁也不出去,最後淮秀郡主和顧宜菲都沒了法子,只能由着她。顧宜菲很快便被生孩子的痛拉去了全部的注意力,再也無暇去管顧宜蓁了。

“娘娘,太醫叮囑說可以先喝點參湯,養養精神。”

丫鬟蕊冬端着一碗參湯進來,淮秀郡主心疼女兒,立刻将顧宜菲扶靠在她身上,“菲姐兒,喝點湯,一會還要用力。”

顧宜菲點點頭,為了孩子,就算她再不喜歡那參湯的味道,她也得喝下去。

顧宜蓁一直在産房內細細觀察,尤其是将幾個産婆盯地十分緊,就怕她們暗中動手腳,此刻丫鬟端着湯碗進來,她暗中觀察了一會,沒發現有什麽不妥的,便任由着她娘親接了過去。

蕊冬是姐姐從娘家帶去的大丫鬟,是姐姐最信得過的人,煎藥熬湯應該是謹慎又小心的吧?

但是,顧宜蓁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淮秀郡主接過蕊冬手中的湯勺,舀上一勺子參湯送到顧宜菲的嘴邊,顧宜菲張開嘴,準備吞下去的時候,顧宜蓁慌忙出聲,“等一下,別喝。”

“怎麽了蓁兒?”淮秀郡主與顧宜菲同時看向顧宜蓁。

顧宜蓁一把搶過參湯碗,舀起一勺湯對着光亮的地方仔細看了又看,又放在鼻子下聞了又聞,眉頭蹙了蹙,臉上呈現凝重之色,“湯裏有水銀。”

淮秀郡主與顧宜菲均是大驚失色,可是來不及去審問蕊冬,因為顧宜菲又開始疼了。

顧宜蓁将蕊冬交給了太子,她得守在産房中,守在姐姐身邊。

夏侯睿得知參湯被放了水銀之後,臉色大變,立刻讓人将一切接觸過湯藥的人看押審問,他擔心産房中的妻子,不想顧慮那麽多,直接沖進了産房。

太子親自進來陪産,淮秀郡主母女感動萬分,顧宜菲哭着将太子趕了出去,加上淮秀郡主的勸說,太子對幾個産婆威脅敲打一番,才轉身出去。

顧宜蓁盯得仔細,後面再無異常發生,經過半個時辰的掙紮,一聲嬰兒啼哭打破了太子府的寧靜。

“恭喜娘娘賀喜娘娘,是位小郡主。”

孩子平安,顧宜菲安心的暈了過去。

淮秀郡主抱着小小的嬰兒,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第一胎是個小郡主啊,挺好的。”

顧宜蓁也松了口氣,不是男胎,姐姐與寶寶面臨的危險将會小許多,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姐姐這個太子寵妃,若是太子妃還未進府就讓姐姐産下男胎,後面的路只會更加兇險。

想着蕊冬端來兌了水銀的參湯,顧宜蓁一陣後怕,那參湯裏的水銀兌得及其有極巧,用另一種安胎藥草做了掩護,若不是她在師傅那裏接觸過那種藥草的味道,根本發現不了。

恐怕上輩子姐姐就是喝了這碗參湯才導致大出血胎死腹中勉強抱住了自己一命,卻也最終傷了身子導致終身不孕。

幸好這輩子她跟随師傅學了一段時間的醫術,才讓她發現了其中的蹊跷,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

太子抱着剛出生的小郡主,滿眼的欣喜,她吻了吻顧宜菲的額頭,又派人安排了岳母及妻妹才去了審問現場。

然而審問結果還沒出來,蕊冬便突然死了,其他人完全審問不出來什麽,線索随着蕊冬的死而斷掉。

顧宜蓁聽聞後,去查看了蕊冬的死因,她死得安安靜靜,身體沒有任何中毒或者受傷的痕跡,看不出是他殺還是自殺,連仵作也檢查不出她的死因。

衆人心間蒙上了一層陰霾,太子只能一邊加強對妻女的保護,一邊繼續暗查兇手。

盡管真兇還沒查到,但是太子對顧宜菲差點遇險一事還是在府內進行了大肅整,一切有過接觸的人全都發賣,對那位沖撞了顧宜菲的薛家小姐,直接扔回了薛家以後禁止再入太子府,後來聽說薛家将她關了兩個月的禁閉,最後匆匆遠嫁打發了。

當淮秀郡主問顧宜蓁怎麽識得參湯中含有水銀時,顧宜蓁便把在家廟拜了師的事情簡單說了下,淮秀郡主與顧宜菲唏噓不已,真是萬幸中的萬幸!

顧宜菲給小郡主乳名恩恩,其深意不言而喻。顧宜蓁抱着恩恩,小小的嬰兒還認不清人,卻能對着顧宜蓁張嘴笑,顧宜蓁心中一片柔軟。

真好,姐姐這輩子的人生一定會順順遂遂的。

淮秀郡主和顧宜蓁在太子府陪了顧宜菲兩日便回了成安伯府,還沒等到小郡主滿月,邊疆戰場又有急報傳來,邊城重鎮榆關鎮發生瘟疫,被瘟疫感染的士兵死傷無數,大夏國損失慘重。

但是由于榆關鎮瘟疫橫行,西戎的士兵暫停了對榆關鎮的進攻,轉而将重心放在臨邊石壺城的進攻上,石壺城是大夏、西戎和衛國三國交界的重要邊城,易守難攻,大夏國的士兵穩穩守住了它,阻擋住了西戎的鐵蹄。

顧宜蓁最擔心的還是處在榆關鎮的顧宜陽和陸崇州,不知他們現在如何,除了起初接到了他們的書信外,之後便失去了聯系。

淮秀郡主聽聞這一消息後,吓得直接暈了過去,成安伯心中也擔心長子,欲帶人去探尋,被顧宜蓁給攔住了,她努力說服父母讓她去邊關,在再三的保證與磋磨之下淮秀郡主最終答應了下來。

于是,顧宜蓁在帶着一對護衛急急往邊關出發而去。

落日西下,顧宜蓁心頭慌慌,不斷在心中祈禱着:哥哥,陸崇州,我來了,你們千萬要堅持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