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我不敢有一絲松懈,苦練師父傳授的槍術,知道最近得知郭大俠和武将軍你們一路凱旋将蒙古鞑子殺得潰不成軍,這才慕名前來,想要參軍!武将軍,你一定要收下我,我一定會好好表現,奮勇殺敵!”少年臉上堅定的神色讓武敦儒為之心動。
“張珏兄弟,我一定會同意你參軍的!我想讓你在我的親衛兵中當一名親衛兵可以嗎?”。武敦儒微微一笑,詢問道。
“真的嗎?是真的嗎!當然願意,我當然願意了!”少年人的憂傷來得快去得也快,聽到自己能夠成為心目中的偶像武敦儒的親兵立刻就歡呼雀躍起來。
“武将軍您知道嗎?您可是我心中的偶像!我一直在聽到您的事跡!那簡直就像是傳說一般!本來以為能夠參軍就是最好的了,沒想到能夠當您的親兵!真是太激動了!”張珏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
張珏!張珏!不會是他吧?”
武敦儒突然之間想起記憶深處一個名叫“張珏”的名人:“張珏,字君玉,南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鳳州人,人稱為‘四川虓将’。
張珏坐鎮釣魚城很長一段時間,阻止并粉碎了蒙古的大舉進犯,保衛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蒙古衛國的鬥争中,他依靠廣大軍民。堅決抵抗蒙古士兵。反對妥協投降。不僅戰績輝煌,功勳卓著,還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聯合被奴役各民族共同抗元,國內各民族及其政權間和平相處的主張。
張珏18歲到合州新駐地釣魚城參軍,因多次建立戰功,升為中軍都統制……張珏于安西的趙老庵中自盡殉國。”
武敦儒腦海中閃現着張珏的生平事跡,不由得驚駭莫名的注視着眼前這位堅毅硬朗的少年,心中的激動久久難以平靜……
“真的是他嗎?姓名、年齡、出身地完全相同。而且這麽優秀的少年,應該就是那位名将‘張珏’無疑。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意外的遇到這位,真乃天助我也!”武敦儒心中狂喜。
“武将軍,怎麽了?”張珏看到武敦儒臉色幾經變化,心中也是忐忑萬分,不由開口詢問。
“沒什麽,我想到一件事情。你先随我去見師父,有些事情需要師父來确認一下。”武敦儒好不容易按捺心中的激動,恢複了平靜的口氣道吩咐道。
“去見郭大俠麽?郭大俠呀!好啊!好啊!”張珏歡喜道。
武敦儒看着以前學歷史的時候心中的大英雄在自己面前這麽一副激動雀躍的少年神情。雖然重生多年。見到多次類似的場景,可是依舊讓武敦儒有些哭笑不得。
武敦儒帶着張珏一路來到郭靖的帳前。郭靖正好剛剛與朱子柳讨論完後續的部署。
“敦儒,你剛剛不是回去整理最近的情報了麽?怎麽又回來了,是有什麽緊要的情報麽?”郭靖擡頭看到武敦儒進來,不解的問道。
“師父,我遇到個情況,有些把不準,需要您來看一看。”武敦儒将張珏方才的情況向郭靖和朱子柳簡單講述了一下。
“張珏的槍術造詣很高,雖然他只是短短的一攔、一震、一紮,但是卻讓我有種熟悉的感覺。後來他說是一個五臺山的和尚教他的槍法,所以我有些懷疑他用的是否是……”
“楊家槍!”郭靖居然反常的聰明,驚喜交加的一口叫出了武敦儒的想法。
“很有可能,楊五爺當年在五臺山出家,留下楊家槍的可能性很大。”朱子柳沉思着肯定了武敦儒的猜測。
郭靖對楊家的事情總是分外的上心,此時已經起身“蹬蹬蹬!”向着賬外走去,不住的問道:“在哪?你說的張珏在哪裏?”
“師父莫急、莫急,張珏就在外邊候着,我這就帶您過去。”武敦儒搖頭一笑,他早就猜到了郭靖會有如此反應,所以一早讓張珏在郭靖帳篷旁邊的一個小練武場中等候。
郭靖疾步趕向練武場,武敦儒和朱子柳苦笑着快步跟在郭靖身後來到了練武場。
武敦儒安撫式的朝着激動的有些手足無措的張珏微微一笑,腳下加快步伐,快速來到郭靖身邊介紹道:“師父,這就是我和您說過的槍術高超的少年張珏。張珏,這就是我師父,你口中的郭大俠。”
“郭大俠,見到您真是太激動了……”張珏激動的臉色通紅,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好啦!師父想看一下你的槍法如何,你可以将你的槍法施展給師父看看麽?”武敦儒及時的消除了張珏的尴尬。
“當然!當然!還請郭大俠指點!”張珏不斷地搓着手掌。
郭靖一招手,練武場邊上一個兵卒将一杆長槍遞給張珏,張珏在接到長槍的一瞬間,整個人立刻變得不同了,方才的焦急、激動、不知所措全部都不知所蹤。
那種專注的神情,似乎是看着他此生的最愛,他的眼中除了這杆長槍再沒有其他的事物能夠讓他如此全神貫注。
“不錯!能夠如此寄情于自己的武器,這是很難得的狀态,看着張珏年紀輕輕能夠在一瞬間将心神與長槍相合,确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郭靖見狀忍不住暗暗點頭稱贊。
“可以開始了嗎?”。張珏的聲音很平靜,很沉穩。
“開始吧!”郭靖幾人退開幾步,給張珏留下足夠的施展空間。
張珏并沒有第一時間施展槍法,而是将長槍在手中掂了掂,又甩動長槍挽出幾個槍花,“攔、拿、紮”幾個槍法的基本動作一一使出,動作很慢,力道也不大。
“張珏這是在熟悉他手中這杆長槍的特性,每件兵器都是獨一無二的,材料,打造工藝,乃至保養,都讓其有着不同的變化。而長槍一類的兵器更是如此,但就制作槍杆的白蠟杆就會各不相同,所以每杆長槍都有他們獨特的脾性,一個用槍的高手會第一時間熟悉一杆長槍的屬性,這樣才能将自身的槍法施展的淋漓盡致。”朱子柳小聲的在一旁解釋道,因為江湖人中很少有人使用長槍這種戰場上常見的兵器,所以他害怕武敦儒不熟悉,借機向他普及這方面的知識。(。)